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血常规报告单,一文读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常规报告单,一文读懂!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G8FI9M0514C42P.html
2.
http://wjw.binzhou.gov.cn/art/2024/7/30/art_350119_10308242.html
3.
http://ybj.shaanxi.gov.cn/xwzx/ybyw/gjybdt/36321.htm
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709/a29ff342d812438eb18b02c939eea30d/c.html
5.
https://www.dongfangyy.com.cn/Html/News/Articles/11204.html
6.
https://www.carm.org.cn/kpgy/kpxc/art/2024/art_d3ba29bc5d41419d95244dd59293ea54.html
7.
https://www.imcclinics.com/news/view?id=455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除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还有多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

白细胞相关指标

  1. 白细胞计数(WBC):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或血液病。

    • 正常范围:4-10×10^9/L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反映细菌感染情况。

    • 正常范围:50%-70%
  3.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反映病毒感染情况。

    • 正常范围:20%-40%
  4.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反映某些感染或血液病。

    • 正常范围:3%-8%
  5.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反映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 正常范围:0.5%-5%
  6.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反映某些过敏反应。

    • 正常范围:0%-1%

红细胞相关指标

  1. 红细胞计数(RBC):评估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

    • 男性:4.0-5.5×10^12/L
    • 女性:3.5-5.0×10^12/L
    • 新生儿:6.0-7.0×10^12/L
  2. 血红蛋白浓度(HGB):直接反映贫血程度。

    • 男性:120-160g/L
    • 女性:110-150g/L
    • 新生儿:170-200g/L
  3. 红细胞压积(HCT):反映红细胞在全血中的比例。

    • 男性:40%-50%
    • 女性:37%-47%
  4.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反映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 正常范围:80-100fL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反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

    • 正常范围:27-31pg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反映单位体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 正常范围:320-360g/L

血小板相关指标

  1. 血小板计数(PLT):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异常可能影响止血。

    • 正常范围:100-300×10^9/L
  2. 血小板压积(PCT):反映血小板在全血中的比例。

    • 正常范围:0.11-0.26%
  3.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反映血小板的平均大小。

    • 正常范围:7.4-10.4fL
  4.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反映血小板体积的离散程度。

    • 正常范围:15%-17%

其他重要指标

  1. C反应蛋白(CRP):反映急性炎症反应。

    • 正常范围:<10mg/L
  2. 降钙素原(PCT):反映细菌感染程度。

    • 正常范围:<0.5ng/mL
  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反映炎症状态。

    • 正常范围:1.5-3.0

如何解读血常规报告单

  1. 白细胞系统:主要关注WBC、NEU和LYM。WBC升高提示细菌感染,LYM升高提示病毒感染。

  2. 红细胞系统:主要关注RBC、HGB和HCT。三者同时降低提示贫血,MCV、MCH和MCHC可帮助判断贫血类型。

  3. 血小板系统:主要关注PLT和PCT。PLT降低可能影响止血功能,升高可能提示炎症或血液病。

实用建议

  1. 正确看待箭头(↑↓):轻微偏离正常范围不必过分担心,参考范围基于95%健康人群,5%的健康人可能不在范围内。重要的是关注变化趋势和结合临床症状。

  2.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果数值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或伴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3. 综合判断:血常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单一指标下结论。

通过以上解读,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血常规报告单,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