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罚4.45亿欧元:贝伐珠单抗与雷珠单抗的价格之争
法国重罚4.45亿欧元:贝伐珠单抗与雷珠单抗的价格之争
近日,法国竞争管理局对诺华制药集团、罗氏及其子公司基因泰克处以4.4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他们在眼科药物雷珠单抗的营销中存在市场违规行为。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价格差异的讨论。
药物背景:同根生的“姐妹药”
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可谓“同根生”。两种药物由罗氏和诺华共同研发,分子结构相似,都能抑制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却大不同:
- 贝伐珠单抗主要用于肿瘤治疗,已获批多个实体瘤适应症,如结直肠癌、肺癌等
- 雷珠单抗则主要用于眼科疾病,特别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
尽管如此,贝伐珠单抗在美国约73%的视网膜专家会超适应症使用治疗wAMD,因为其价格远低于雷珠单抗。
天价之差:1161欧元 vs 40欧元
法国官方指出,雷珠单抗每次注射费用高达1161欧元,而贝伐珠单抗仅为40欧元,甚至更低。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引发了广泛争议:
- 在中国,雷珠单抗价格从9800元降至3950元,贝伐珠单抗从5000元降至1934元
- 2018年,雷珠单抗为罗氏带来16.59亿瑞士法郎收入,为诺华带来20.46亿美元收入
- 贝伐珠单抗2018年全球销售额达68.5亿瑞士法郎,2019年增至70.7亿瑞士法郎
法国重罚:4.45亿欧元罚款
法国竞争管理局经过6年调查,认定这三家公司在雷珠单抗的营销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操纵临床药物使用
- 阻碍卫生部门比较两种药物的相对成本
具体罚款金额为:诺华3.85亿欧元,罗氏和基因泰克5900万欧元以上。这一处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药品定价合理性的关注。
争议焦点:价格差异是否合理?
从医学角度来看,很难评判一款药物是否太贵。多位眼科医生表示,选择用药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而不是价格。但是,黄斑变性是个常见且危害不小的疾病。和承担失明的风险相比,花钱治病是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必须做的事。
专家指出,药物研发前期投入大,且一款成功的药物背后存在大量的失败药物,再加上后期的临床试验和商业推广等费用,价格高昂似乎在所难免。但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服公众和监管机构,特别是在两种药物分子结构相似、疗效相当的情况下。
行业影响:定价策略面临挑战
这一事件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罗氏和诺华已表示将上诉
- 这是继英国、意大利之后,相关公司再次因类似问题被处罚
- 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药品定价合理性的关注
- 提醒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制定营销策略和定价政策
未来展望:合理定价是趋势
随着全球对药品定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将看到更多类似案例。对于药企来说,如何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同时,确保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如何在鼓励创新和控制成本之间找到平衡,也将是一个持续的挑战。而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期待的是更多优质、可负担的药物选择。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药品定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多方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很难从医学角度评判一款药物是否太贵。”但可以肯定的是,合理定价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