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天眼”,心腔内三维超声助力挑战射频消融术成功
开启“天眼”,心腔内三维超声助力挑战射频消融术成功
2024年6月19日,10岁的彝族女孩金花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康复出院,开启了她健康美好的未来。这背后,是医院多学科团队历时数月的不懈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
图1 康复出院的孩子和医务人员们在一起
六一国际儿童节刚过,儿童心脏中心华益民教授门诊迎来了一位病情极其危重的患者——10岁彝族女孩金花。金花几个月前就被发现患有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扩大、重度心力衰竭(图2),心脏磁共振显示心室存在广泛纤维化,且DSG2基因突变,病情极度危重,随时可能猝死。
图2 患儿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
面对这一高风险患者,儿童心脏中心迅速行动。周开宇、华益民、罗书画教授立即组织内、外科团队,快速明确诊断、确定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并积极为患者筹措治疗经费。经过详细评估,金花被确诊为左心室前侧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由于药物治疗无效,常规三维标测消融无法精准定位,且患儿发育落后、病情危重、心腔解剖空间狭小,手术难度极大。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及成都富恩德西顿球队基金了解到孩子家庭的经济情况后,与华西二院儿童心脏中心携手,慷慨解囊,为这个边远山区的孩子提供治疗费用,让孩子得以顺利实施手术。
6月12日,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儿童心脏中心在一站式手术室进行了心腔内超声(ICE)引导下的三维射频消融术(图3)。心腔内超声有别于传统的经胸或经食道超声,可以更精准地观察心腔内解剖结构,结合三维标测系统进行建模,不仅能精确反映消融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判断消融导管与心肌组织的贴靠情况,还能发现心脏内部某些特殊结构,让术者仿佛开启“天眼”,实时监测手术效果,大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图3 心内超声+射频消融完美保障复杂困难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中,华益民教授、刘福强医生带领起搏及电生理专业团队迅速确定了乳头肌位置,锁定了病灶及消融靶点,精准而稳定地成功消融病灶。心脏外科罗书画教授全程参与,确保手术安全性,体现了儿童心脏中心的高度融合性与协调性。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金花的心脏节律迅速恢复正常,为后续长期治疗和健康生活创造了条件。
心腔内超声指导三维射频消融术在成人心律失常消融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儿童复杂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华西二院儿童心脏中心在射频消融领域开启了多模块融合下的精准化、可视化消融新篇章,儿童心脏电生理亚专业再次实现突破,不断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