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胶带:医疗领域的隐形英雄
医用胶带:医疗领域的隐形英雄
九州大学研究团队与日本Nitto Denko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紫外胶带,可以轻松拾取和粘贴二维材料。这种胶带在紫外光照射下,与二维材料的亲和力会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材料的无损转移。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加速二维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二维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二维材料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中,石墨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二维材料,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
烯旺集团作为中国石墨烯医疗领域的先行者,已开展50多项医疗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开发出多项基于石墨烯的医疗器械产品。这些产品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管理、免疫力改善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例如,在肿瘤治疗方面,石墨烯热疗被发现具有更强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能有效抑制多种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及转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石墨烯远红外照射可有效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针刺配合石墨烯养护鼻罩对变应性鼻炎也有显著疗效。
医用胶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医用胶带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耗材,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球医用胶带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20.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9%。
医用胶带广泛应用于伤口护理、术后护理、静脉注射装置放置等领域。其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受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外科手术数量增加等因素驱动。此外,医用胶带的技术进步,如低过敏性材料的应用和抗菌特性的融入,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然而,医用胶带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医用粘合剂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发生率较高,长期护理患者因医用胶带造成皮肤损伤的累计发生率为15.5%。此外,胶带污染和医疗相关感染(HAI)的风险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紫外光响应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紫外光响应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其在天文探测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主要用于偏振测量技术。
紫外偏振探测能够提供不同维度的观测数据,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宇宙感知。我国已将紫外偏振测量技术纳入《2016-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其对太阳显微观测、木星系统探测、黑洞探针等观测计划的重要助力作用。
在医疗领域,紫外光响应性材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在应用前景广阔。九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紫外胶带,通过紫外光改变亲和力,实现二维材料的无损转移,为医用胶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创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新型紫外胶带的开发,不仅简化了二维材料的转移过程,还提高了转移效率和质量。与传统方法相比,紫外胶带转移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操作简单:只需像贴儿童贴纸一样贴上和撕下,无需任何培训
- 成本更低:可裁剪成所需尺寸,减少浪费
- 表面更光滑:转移后的材料表面缺陷更少
- 应用范围更广:可使用柔性塑料作为器件衬底
- 材料兼容性好:适用于多种二维材料,如石墨烯、白色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物
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加速二维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紫外胶带有望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未来展望
新型紫外胶带的开发标志着医用胶带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独特的紫外光响应特性,结合二维材料的优异性能,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创新的医用胶带将在更多医疗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医疗领域的“隐形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