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指南推荐:社区如何开展风湿热心脏损害筛查与干预
WHO指南推荐:社区如何开展风湿热心脏损害筛查与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预防与诊断指南》为社区提供了全面的指导。该指南强调通过健康教育、抗生素治疗咽峡炎以及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早期筛查等措施,有效降低风湿热及其导致的心脏损害风险。社区应根据这些建议制定具体的筛查与干预计划,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疾病负担。
风湿热的心脏损害: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其长期心脏损害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具体表现如下:
- 瓣膜病变:最常见的是二尖瓣、三尖瓣或主动脉瓣受损,表现为狭窄或关闭不全。
- 心功能失代偿症状:心慌气短、乏力、咳嗽及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
早期筛查:预防心脏损害的关键
心电图在社区筛查中的应用
心电图(ECG 或 EKG)记录来自心脏的电信号。它显示了心脏的跳动情况。传感器(称为电极)被放置在胸部,以记录心脏的电信号。这些信号以波纹形式显示在所连接的计算机监视器或打印机上。
心电图可记录心脏中的电信号。这是一项常见的无痛检查,用于快速检查心脏问题和监测心脏健康状况。
心电图也称为ECG或EKG,通常在医务人员的诊室、诊所或医院病房进行。ECG机是手术室和救护车的标准配备。一些个人设备,如智能手表,可提供ECG监测。询问医务人员这种选项是否适合您。
超声心动图:确诊的金标准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心脏瓣膜病最敏感、可靠的方法。它通过声波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狭窄或关闭不全。
早期症状需警惕
风湿热导致的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症状包括:
- 呼吸困难:最早期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
- 咳嗽:多在夜间睡眠或劳动后出现,为干咳无痰或泡沫痰。
- 咯血:严重时可出现,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 心悸:感觉心跳不规则或过快。
- 水肿:晚期可能出现全身水肿、腹水等症状。
社区干预: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和预约系统
参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案例,社区可以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间。
加强健康教育
社区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风湿热及其心脏损害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要强调咽喉痛及时就医的重要性,避免延误治疗。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
对于确诊的风湿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链球菌感染的复发。同时,对于有心脏损害的患者,要定期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风湿热及其心脏损害是可防可控的。通过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风湿热的发病率,减少心脏损害的发生。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