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蝲蛄吟唱的地方》:湿地女孩的孤独与坚韧
《蝲蛄吟唱的地方》:湿地女孩的孤独与坚韧
《蝲蛄吟唱的地方》是美国作家迪莉娅·欧文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9年。小说通过湿地女孩基娅·克拉克的成长历程和一桩未解的谋杀案,展现了一个关于成长、孤独、爱情和自然的故事。
迪莉娅·欧文斯 (Delia Owens,1949——)美国生物学家、作家。
在北卡罗来纳州海滨荒凉的湿地,主人公基娅·克拉克的家人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6岁时,基娅的母亲因无法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之后基娅的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去。
"最终,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瞬间,心里的疼痛像水渗入沙子一般消退了。痛还在,只是埋藏在很深的地方。基娅把手放在呼吸着的潮湿泥土上。湿地成了她的妈妈。"
7岁时,基娅到镇上的学校上学,其他孩子嘲笑排挤她,叫她"湿地女孩"、"湿地垃圾"、"湿地老鼠",因此基娅只上了一天学就不再去了,此后一直远离人群,孤独地生活在湿地。"接下来几天,从其他人的错误中,或者说更多地从小鱼那里,她学会了如何和爸爸一起生活。"
10岁那年,父亲也不再回家,她只能靠自己驾着小船猎捕和收集野物卖给码头上的人以维持生计。"时间让孩子永远无法认识年轻时的父母。"
某天,基娅在潟湖迷路,捕鱼的男孩泰特领她回家。泰特谈吐稳重、善良强壮,让基娅感到放松,她觉得自己"需要这艘船和那个男孩"。"我们最好藏得远远的,到蝲蛄吟唱的地方。我同情任何一对收养你的养父母。"泰特整张脸都笑开了。
泰特得知基娅只上过一天学,"她了解潮汐、雪雁、鹰、星星,比大多数人这辈子所能了解的还要多,却数不到三十。"
泰特便一周几次来教她认字,给她读诗,两人都热爱湿地及其中的生物,初恋朦胧而美好。"他温柔的文字听起来几乎就像是诗,告诉她土壤中满是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排干湿地的水会导致数英里土地干涸,动植物将和水一起消失。一些种子可以在干涸的土壤里休眠几十年,等待着,当水终于再度回来时,它们冲破土层,舒展脸庞。这些奇妙的、源于真实生活的知识,是学校永远不会教给她的。"
然而,泰特去外地读大学后,杳无音信,尽管泰特在临行前承诺会常来看望她,但是他食言了,这让基娅感到很伤心。
后来,镇上的富二代蔡斯看上了基娅,他说会跟她结婚并许诺在湿地边建造大房子。基娅担心自己是蔡斯"出于好奇而捡起来打量的东西,之后就会被扔回沙子里"。"基娅记得很多年前妈妈曾警告过她的姐姐们,小心那些狠命加速破烂卡车或者放着低音炮开破车的年轻人。'没有价值的男孩总是发出很多噪声。'"
当蔡斯把她带到一家汽车旅馆时,尽管她觉得"整个房间看起来并不是爱情的样子",但是正值青春期的的基娅需要填补空白、纾解孤独,她还是接受了并非真心的蔡斯,"最后,她弯下腰,喘着粗气,跪倒在地,吐出那几句熟悉的脏话。只要破口大骂,眼泪就不会落下。然而,这烧灼着她的耻辱和尖锐的悲伤无法阻挡。她只是希望与某人在一起,被真正需要,被触摸,这欲望诱使她去了野餐。但那双急切摸索的手只有攫取,没有分享或给予。"
两人相处了几年,直到有一天,基娅在镇上购物时,发现报纸上刊登着蔡斯与另一名女孩订婚的告示,于是心碎的基娅又回到了湿地。
"她知道自己难过的并不是蔡斯,而是被定义为抛弃的一生。头顶的天空和云层互相搏斗着,她大声说:'我只能一个人生活。我知道这点。我早就知道没有人会为我停留。'"
在湿地,她白天跟苍鹭说话,推心置腹地诉说自己的心事,晚上与海鸥们一起睡在沙滩上。"基娅知道,这里并不需要评判对错。这也并不邪恶,只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即使这是以牺牲某些参与者为代价。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对错不过是不同光线下的同一种颜色。"
不久,湿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死者是蔡斯。"一九六九年十月三十日早晨,蔡斯·安德鲁斯的尸体躺在沼泽中。他本该悄无声息、按部就班地被分解、吸收,永远消失。沼泽知晓所有关于死亡的秘密,因而并不必然视之为悲剧,当然更不是罪恶。但就在那天早晨,村里的两个男孩骑着自行车去老防火瞭望塔,在第三次转弯时看到了安德鲁斯的牛仔外套。"
有一些蛛丝马迹确实将嫌疑指向了基娅:捕虾人半夜看到基娅驾船驶向防火塔;蔡斯身上留存的红色纤维与基娅的帽子很匹配;蔡斯死亡当晚,脖子上的一串贝壳项链失踪了,这是基娅送给他的定情礼物……
但法庭最后还是因证据不足等原因判决无罪。"法庭语言自然没有湿地语言那么诗意,然而基娅看到了它们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法官显然是雄性首领,地位不可撼动,所以姿态威风凛凛,同时又像在自己领地里的野猪那般放松,不具威胁性。汤姆·米尔顿举止从容,散发出自信和高贵,可以说是一头强壮的公鹿。"
"而另一方面,公诉人需要靠明亮的宽领带和宽肩西装来提升地位,他通过甩胳膊或者提高声音来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地位较低的男性需要通过大吼大叫来获取注意。法警代表了底层雄性,依靠在皮带上挂发亮的手枪、叮当作响的钥匙和笨重的对讲机来彰显地位。等级序列提高了自然界种群的稳定性,不那么自然的人类社会也一样,基娅想。"
此后,基娅除了采集贻贝、钓鱼维生外,还收集了很多贝壳、羽毛等标本,并做了相关记录。
"她的藏品成熟了,分类也很有条理:按次序或属种,按根据骨骼磨损程度判断的年龄,按羽毛毫米级别的差异,或者按最细致的绿色色调差异。科学与艺术凭借彼此的优势相互纠缠:颜色、光线、物种、生命,编织出了知识与美的杰作,布满了棚屋的每一个角落。她的世界。她与它们共生——犹如藤与枝干——独自成长,却聚集了所有奇迹。 随着藏品的增加,她的孤独感也增加了。和心一样大的悲伤住在她的胸膛里。无药可解。海鸥不行,辉煌的落日不行,最稀有的贝壳也不行。"
几年后,泰特博士毕业回到湿地开展生物学研究工作,他向基娅道歉并希望重修旧好,"如此令人惊异:一个能找到的家人。一个可以拨打并且有人会接听的电话号码。当他把她拉近时,她的喉咙哽住了,终于,过了一生那么久,她在他怀里软下来,放声大哭。"
泰特还帮助基娅把多年积累的图片文字整理出版。"基娅一生都在亲眼见证这些奇迹,所以大自然的运作方式对她而言很容易理解。她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找寻一个解释,为什么妈妈会离开自己的孩子。"
基娅最终成为了一名湿地生物学家。64岁时去世后,泰特博士在她屋内的一处隐蔽地方,发现了蔡斯脖子上的那串贝壳项链。"生活已经把她变成一个粉碎专家,擅长把情绪捣碎成可贮存的尺寸。"
《蝲蛄吟唱的地方》通过湿地女孩的成长历程和蔡斯之死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成一个谜案深渊,小说采用一种"尽你所能往远了走,远到蜊蛄吟唱的地方"的自然书写方式探索了人性的惊人坚韧和深不可测。
《纽约时报》书评认为:《蝲蛄吟唱的地方》"是一部美得令人心痛的小说处女作,同时也是一桩未破解的谋杀案,一个成长故事,一场大自然的庆典。……在与世隔绝的生活中,这个孩子让我们窥见了她私人世界中隐藏的奇迹和危险。"
迪莉娅·欧文斯说:"有些人可以远离荒野生活,而有些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