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甜蜜产业:成都新都区车厘子种植创新实践
科技赋能甜蜜产业:成都新都区车厘子种植创新实践
成都新都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近年来,新都区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大力发展车厘子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监测工具和避雨种植等技术手段,成功种植出西南地区最早成熟的高品质车厘子。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新都区车厘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在新都区建立了车厘子种植示范基地,引进了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数据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帮助果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车厘子在最佳环境下生长。
避雨种植破解裂果难题
西南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容易导致车厘子裂果,影响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一难题,新都区果农在专家指导下,创新性地采用了避雨种植技术。通过搭建避雨棚,有效控制了果园内的湿度,减少了病虫害和裂果的发生率。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车厘子的产量,还显著提升了果实的品质。
早熟品种筛选与推广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新都区农业部门与科研机构合作,从国内外引进多个车厘子品种进行试验。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几个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早熟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成熟期早,而且口感好、耐储存,深受消费者喜爱。
经济效益显著
新都区车厘子的早熟特性使其在市场上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当地果农介绍,早熟车厘子的市场价格通常比普通车厘子高出30%以上。以2024年为例,新都区最早成熟的车厘子批发价达到每斤60元,远高于普通车厘子的市场价格。此外,由于车厘子的采摘期较短,果农们还开发了采摘游项目,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来源。
科技成果辐射周边地区
新都区车厘子种植的成功经验正在向周边地区推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在新都区建立了“万达开区域协作科技服务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重庆万州、涪陵等地发展车厘子产业。目前,这些地区已种植车厘子500余亩,部分果园已实现量产。
成都新都区通过科技创新成功种植西南最早成熟的车厘子,不仅填补了省内低海拔地区种植空白,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成功经验正在向周边地区推广,为西南地区车厘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