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贫交行》里的“翻云覆雨”:世态炎凉与真挚友情的双重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贫交行》里的“翻云覆雨”:世态炎凉与真挚友情的双重奏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3158759_12112438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TMKV2Q0552DJLV.html
3.
https://www.sohu.com/a/786678473_121911505
4.
https://www.gscq.net/62.html
5.
https://m.qidian.com/ask/qqbycvxwzpeiq
6.
https://m.qidian.com/ask/qurhvenossk
7.
https://www.flydict.com/chengyu/107440
8.
https://www.baijiutriangle.com/post/qian-gu-ming-pian-zhi-qi-fu-xin-chun-ji-gun-du-fu-/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贫交行》中的名句,也是成语“翻云覆雨”的出处。在这首诗中,杜甫用“翻云覆雨”来形容那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行径,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势利之交。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正值杜甫困守长安之际。当时的杜甫为了生计,不得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亲身体验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直指人心的诗作,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势利之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然而,杜甫并非一个只会批判的人,他心中始终向往着真挚的友情。在他的生活中,确实也存在着像鲍叔牙对待管仲那样不离不弃的朋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适。

杜甫与高适的友谊始于一场山水之游。在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期间,尽管三人境遇不同,但相同的志向与才情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来到成都,高适听闻后特意写诗询问近况。杜甫收到诗后,随即回赠一首《酬高使君相赠》,在诗中杜甫叙说了生活近况,“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可见刚来此地时,杜甫便收到了亲朋好友的果蔬粮食,其中自然少不了高适的帮扶。

公元760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杜甫特意从成都赶去看望。此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适逢年老,再得相见殊为不易,因此再度分别后,高适愈发思念老友,最终提笔作《人日寄杜二拾遗》,以慰情深。其中一句“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尤为恳切,动人心肠。

杜甫与高适的友谊,正是对《贫交行》中“翻云覆雨”现象的有力反驳。在那个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时代,杜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贫富而改变,不会因为地位而动摇。这种跨越困境的真情,才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

杜甫的《贫交行》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他用“翻云覆雨”来形容那些虚伪的交往,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杜甫看来,真正的友谊应该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不因贫富而改变,不因地位而动摇。这种超越物质、基于精神的交往,才是值得追求的理想人际关系。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追求。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对人性美好的呼唤。在当今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或许更应该重温杜甫的诗句,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何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真诚的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