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职业司机的福音还是隐患?
定速巡航:职业司机的福音还是隐患?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定速巡航功能已经成为大多数汽车的标准配置。对于职业司机来说,这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疲劳,提高了行车舒适性。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定速巡航失效事故,不禁让人思考:定速巡航究竟是职业司机的福音,还是潜在的隐患?
定速巡航带来的便利
定速巡航的主要作用是在高速公路上保持设定速度行驶,从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当汽车在长距离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启动巡航控制系统就可以自动将汽车固定在特定的速度上,免除驾车者长时间脚踏油门踏板之苦。同时,它还能在巡航状态下对预定的车速进行加速和减速的调节。
对于职业司机而言,定速巡航在长途驾驶中确实能带来不少便利。它可以帮助司机降低长途驾驶的疲劳风险,通过自动维持设定车速减少驾驶员操作,特别是在平坦的高速路上使用可降低能耗,避免急加速或减速,有助于防止超速,减少违章风险。
定速巡航的安全隐患
然而,定速巡航并非万无一失。近年来,多起定速巡航失效导致的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
2018年3月14日晚上,司机薛先生正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连霍高速上。需要降速时却惊恐的发现,刹车和档位系统竟然都失效了。绝望中它拨打了110,高速交警部门迅速反应,清空了省界站的三个车道,打开了收费站的所有通道。最终,在车辆售后通过后台系统的操作下,车辆在通过收费站后安全停靠,薛先生在高速上失控近1个小时,约100公里后停了下来。
无独有偶,2024年5月9日凌晨,司机甘先生也遭遇了定速巡航失效的情况。幸运的是,他的车速较低,以95公里的时速行驶了1个小时后安全停车。
更令人震惊的是发生在苏台高速上的一幕。一辆汽车在深夜1点以126公里的速度疾驰,车主无法通过常规操作取消定速巡航。在交警的协助下,车主尝试了多种方法,最终在油箱即将耗尽时,成功让车辆熄火。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4个小时,车辆行驶了近500公里。
这些事故暴露出定速巡航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首先,定速巡航的开关键有寿命限制,长期使用后可能因磨损而导致功能失效。其次,车速过高或过低、发动机故障、电路故障、刹车操作和软件故障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定速巡航失效。此外,在需要频繁变道或超车的路况下使用定速巡航会增加危险,低速行驶时可能导致加速过快。
如何安全使用定速巡航
尽管定速巡航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只要合理使用,它仍然可以为职业司机带来便利。根据专家建议,定速巡航最适合在高速公路等平坦路段使用,速度应保持在60-80公里/小时。在使用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特别是在复杂路况下。此外,上下坡时需要适当调整设定速度,以保持稳定车速。
在使用定速巡航时,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定速巡航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的判断和操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如果驾驶员在使用定速巡航时遇到突发情况,应该立即解除巡航状态,采取手动驾驶模式。
对于职业司机来说,定速巡航无疑是一个双刃剑。它能在特定条件下减轻驾驶疲劳,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因此,职业司机在享受定速巡航带来的便利时,更应该充分了解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谨慎使用,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