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配一副好眼镜?近视20年,我才知道自己没戴过好眼镜丨图文
如何正确地配一副好眼镜?近视20年,我才知道自己没戴过好眼镜丨图文
我戴了20年眼镜,做了两期关于眼镜的视频,而每期都有人说我戴的眼镜不好。但这副眼镜并不便宜,我当年也是在眼镜店里精挑细选半天,才选出来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深入了解一下,究竟怎样才能配出一副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眼镜。于是,我来到了杭州,拜访了专业的眼镜验配师@铁打的郎中,她答应给我配两副眼镜,并向我展示一套专业、完整的眼镜验配流程。
验光:科学配镜的第一步
在普通眼镜店里配眼镜,第一步往往是挑选镜框。但在郎中这里,第一步是验光,所有其他流程都必须在验光之后进行。
电脑验光
验光的第一步是“电脑验光”,也就是看小房子或者热气球的画面。验完之后,你会得到一张电脑验光单,但请注意!这张单子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拿来配镜。如果眼镜店直接看完小房子就要给你配镜的话,那请换一家店。
主觉验光
做完电脑验光后,还要做“主觉验光”。郎中这里用的是“综合验光仪”,通过不断地切换镜片,直到你能看清视力表为止。这一步是为了测出我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以及散光方向。
郎中解释说:“散光就是,在某一个眼珠子的某一个方向上面,近视的度数更高。就比如说你的左眼有75度的散光,然后它的方向在33度上,那相当于你在这个角度上面的近视度数,比其他角度上面的更多。”
所以这个散光的方向就特别重要,因为如果测得不准,清晰度就会受影响。
散光的镜片在旋转时会有一种“扭曲感”,这是因为厚薄不均匀。散光的方向,还会影响到后续镜框的选择。
除了测度数之外,还需要做红绿测试;测主视眼;测量瞳距;做裂隙灯检查等。
新的验光结果显示,跟我之前这副眼镜相比,我的近视和散光度数都分别下降了25度,散光的轴向也有所区别。
测完度数和瞳距后,就可以开始试戴,看远看近。我在试戴时发现,按照这个度数配出的眼镜,在看手机时会有一点点“上宽下窄”的感觉,所以郎中又给我减去了25度散光。
到这里,经过了电脑验光、主觉验光、试戴调整之后,花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得到了这样一张验配反馈单,确定了我的配镜度数。
挑镜框:舒适度与美观度的平衡
此时,我们才可以进入到第二步:挑镜框。以前挑镜框时,我只知道一个标准:看哪个长得顺眼。但实际上,镜框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副眼镜的舒适程度。
一副舒适的镜框,在戴上后应该满足三个标准:
- 下眼皮就在这个镜框的中间,黑眼珠在中上1/3,这个就是我们戴镜的黄金比例的位置。
- 镜框的上缘没有怼到眉毛,下面笑起来也不会碰到苹果肌,侧面也不会挤压太阳穴。
- 能够凸显脸部的线条。
这几个标准,我的老镜框全都不符合。它尺寸太大,会顶到苹果肌,还容易往下掉,我的视线根本就没有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所以不管我用了多贵的镜片,它都注定是一副非常失败的眼镜。
但在我选镜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告诉我这些要点。你在挑镜框的时候,请务必注意。
至于郎中说的第三个标准,凸显脸部线条,它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在每一副镜框的镜腿内侧,或者空白片上,你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串数字。它分别代表了镜圈的大小、鼻梁的宽度,和镜腿的长度。
根据教科书上的指导,镜圈的大小,应该满足一套公式。但郎中告诉我们,这个公式的范围比较大,绝大多数镜框都能满足。
我们在实际挑选时,更实用的判断标准是:镜圈的大小,最好跟颧骨的宽度平齐。
根据试戴结果来看,我最适合的50、51左右的宽度。而我之前的镜框,镜圈大小长达53,明显偏宽了。
而除了满足这三个基础要求外,郎中还跟我们讲了一些根据验光结果挑选镜框的技巧。比如散光方向是水平的朋友,就要额外注意镜框的形状:
像有一些人的散光方向,他是在水平方向。如果他的散光量又比较大,比如说有150度或者200度。那么我们是比较建议选这种,上下相对来说窄一点点的镜框的。而不建议他选这种上下特别长的镜框,因为上下特别长的镜框,水平位的散光这两个位置的镜片会相对比较厚,比较容易出现配戴不舒适或者变形的情况。
而近视度数比较高的朋友,可以选侧面稍微厚一点的镜框:像比如说度数高的小伙伴,我们选镜框的时候,还可以看一下这个侧面。比如说这个位置他薄一点、这个位置厚一点啊。这个越厚呢,就越能挡镜片。
而至于不同镜框的材质、轻重,并没有优劣之分,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你喜欢哪种挑哪种就行。而且,并不是越贵的镜框就越轻、越好:
轻重其实对于配戴的这个清晰度来说,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对于配戴的舒适度而言,比较因人而异。一个设计对它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也并不是说越轻的眼镜它就呃越贵,或者材质越好。
越轻的眼镜,只是说只能说明它用的材质更轻,其他的也说明不了什么。
在选到了合适、好看的镜框之后,我们才可以进入下一步:挑镜片。
挑镜片:选择适合自己的镜片
不同镜框对镜片的厚度和强度要求也有所区别。比如选择侧面很细的镜框或者半框眼镜,那一般要选折射率更高、更薄的镜片;而无框眼镜对镜片的强度要求更大,一般只能选PC镜片或者是超韧的树脂镜片了。
至于具体的镜片挑选,大家可以看我们之前做过的这期视频。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只是要清晰、稳定的话,那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品牌,只要是原材料合格的正经镜片,就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我的度数不高,所以郎中给我用了一副折射率1.60的国外镜片。
你选好的镜片,需要根据镜框的形状进行加工。加工时,镜片在水平位置的光学中心,由瞳距决定。而垂直位置上的光学中心,一般是高于镜框中心2-4mm的位置:这也是戴眼镜时,黑眼珠要处于眼镜偏上1/3的原因。
或者也可以通过测量“瞳高”,也就是指镜框的下沿跟瞳孔之间的距离,来确定镜片垂直位置的光学中心。显然,“瞳高”也会根据你挑的镜框不同而有所区别。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验光,选好了镜框,镜片。等镜片加工完之后,我终于收到了这副新眼镜。
但稍等一下!我还需要戴上它,再做最后的细微调整。
最后的调整:确保舒适度
新的眼镜拿到了以后,我们需要确定几个面对面的细节啊。首先是这个鼻托要帮你调了以后,服帖在你的脸上,这样你上下轻微的晃或者左右晃它不会动。
其次的话,这个两边的耳钩会感觉夹到夹的紧吗。嗯不会紧嗯嗯就是他稳固,但是他不会夹得你痛。
然后你笑一下,看这个位置不会顶到那个苹果肌啊。嗯同时的话我们可以,我们需要确定一下侧面,就你往正前方看,对然后我需要确定一下,这个镜片侧面的这个倾斜角,同时你的睫毛在每次眨眼的时候,不会碰到你的镜片,这个前倾的角度,跟镜眼的距离是合适的。
到这里,我终于拥有了一副专业、清晰、稳定的眼镜。它并不算贵,但确实是我戴过的最舒服的眼镜。
在体验完这一整套验配流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花很多钱,去买高价的镜框和镜片,它们都是丰俭由人的选择,甚至都不一定是越贵越好。
真正重要的是,帮你配镜的人,要遵循科学的方式,准确地验出你的配镜度数,根据结果提供合适的选框建议,细心调整,确保你的眼镜清晰、稳定、舒适。
郎中告诉我们,这样配出的眼镜,成年人戴个2-3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平常你还能稍微注意一下使用方式,那还能让它的寿命再延长一倍。
眼镜的日常保养与更换
郎中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避免将眼镜放在车前挡玻璃等暴晒的地方,以免镜片脱膜。
- 不要用浓的酒精擦拭镜片,镜片被浓酒精擦过以后,是也很容易爆膜的。
- 不要用布类的东西擦拭镜片,镜片上都很容易留小的划痕。
所以避开这3点的话,我们给到大家的建议是:
- 用水跟洗洁精去清洗镜片,这样子镜片是最干净和不留划痕的。
- 镜框的话就是双手摘戴。其实能做到这2点,这副眼镜的寿命已经可以延长一倍了。
至于什么时候该换眼镜,如果你的眼镜已经戴着不舒服了,或者像我的旧眼镜一样,镜腿已经有明显的弯折,歪斜,鼻托出现了铜绿,镜片有明显的划痕,那就应该考虑更换了。
另外每2到3年,也可以重新验一次光。郎中解释说:“我们大部分的人,其实在19岁20岁的时候是度数最高峰的年龄段。因为刚刚经过高考,大家的用眼强度是最大的那一年。很多很多的人,其实过了20岁以后,比如说到了二十四五岁,他的近视度数都会比19岁20岁的时候度数低一些。所以这个并不是你老花了,而是一个正常的我们人眼的生理变化的过程。对包括像散光,其实在人的一生当中,一直都会有变化的,这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成年人2到3年,可能你需要重新的检查一下的主要原因。”
通过这次专业的验配经历,我深刻认识到,配一副好眼镜并不只是简单地挑选镜框和镜片,而是需要一套科学、专业的验配流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眼镜验配的知识,为自己配一副真正适合的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