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抖音热梗如何引爆社交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抖音热梗如何引爆社交圈?

引用
数英digitaling
9
来源
1.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027725.html
2.
https://5g.dahe.cn/theory/202310261323955
3.
https://36kr.com/p/1280470632754951
4.
https://36kr.com/p/1548396127359744
5.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465018.html
6.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3-02/20/content_25984582.htm
7.
http://www.qnjz.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1&id=36356
8.
http://218.28.6.71:81/Qikan/Article/Detail?id=7110832462
9.
http://www.ringdata.org/research/187.html

“打工人”、“AWSL”、“奥利给”……这些抖音热梗不仅在短视频平台走红,更迅速席卷各大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人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看似简单的网络用语,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引爆社交圈?让我们从传播机制、品牌营销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现象。

01

迷因理论视角下的热梗传播

迷因理论认为,迷因(meme)是理解个体模仿行为的重要概念。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迷因通过模仿实现大规模传播,其基本要素包括复制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形式的稳定性。

以“打工人”为例,这个热梗的传播过程完美诠释了迷因理论。2020年10月,“打工人”一词开始风靡全网,抖音上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212亿次,微博上则有20多个相关超话。其传播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复制:相同话语的复制传播是“打工人”传播的首要路径。微博“打工人”超话中每天都有网民以“打工人”的身份打卡,构成简单复制。每个用户对“打工人”一词都有个性化理解,衍生出多种含义和解读。

  • 变异:网民根据原话语形式进行再次创造,如“考研人”、“人上人”等衍生话语。这种变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符号上,还扩展到表情包、短视频等多种视觉表现形式。

  • 传播:“打工人”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平台差异性。在微博,以文字文本为主,受众多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以视觉文本为主,蓝领阶层使用较多;在微信,则更多出现在私密的聊天或朋友圈中。

02

品牌营销中的热梗运用

品牌如何巧妙利用抖音热梗,实现营销升级?根据品牌玩梗的深度和创意,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段位:

  • 第一段位:顺路下坡,承接流量

    • 案例1:马自达选择梁家辉为代言人,回应其在影视剧中的经典“吐槽”。
    • 案例2:别克面对新logo像指甲剪的吐槽,直接推出同款指甲剪。
    • 案例3:kindle用“盖泡面,更香”回应年轻人的自嘲。
  • 第二段位:借梗造新品,与用户共创

    • 案例1:瑞幸推出“带刺玫瑰拿铁”,灵感源自何广智的调侃。
    • 案例2:雪碧开发“82年的雪碧”限定款,将网友调侃变为现实。
    • 案例3:肯德基将“V我50”变成促销手段,顺应“疯四文学”热度。
  • 第三段位:放大梗属性,变成可参与的大事件

    • 案例1:安慕希的“夺楼计划”,将网友调侃发展成大型营销事件。
    • 案例2:麦当劳的“麦门会议”,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激发粉丝共创。
    • 案例3:B站将“吃瓜文化”与线下活动结合,开辟现实瓜田。
  • 第四段位:自己造梗,进入社会语境

    • 案例1:海底捞围绕社会现象推出特色服务,如“i人e人分区”。
    • 案例2:瑞幸与茅台联名,制造“含茅量”等社会话题。
    • 案例3:乐事在上海码头开展“整点薯条”活动,将网络热梗落地。
03

热梗的社会文化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 拉近人际关系:网络流行语具备亲密性特征,能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山西某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上使用“996”、“打工人”等流行语,既新潮又易被学生接受。

  • 完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传播速度快、更新快,体现了网民对社会热点的即时反应。虽然部分语言可能不够积极,但整体上反映了社会热点和民众心态。

  • 加速文化传播:网络流行语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相连,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保障了社会文化的传播速度。

04

热梗背后的社会心理

  • 内卷与躺平:这两个热梗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深层矛盾。内卷指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资源内耗不断增加,而躺平则是对内卷的反叛,体现了一种低欲望生活态度。

  • 正确引导:需要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既要满足网民追求标新立异的需求,又要避免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促进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

抖音热梗的爆红,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它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也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热梗的传播机制和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连接品牌、用户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