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化中国行丨珍稀中药材回归+1 来看九牛草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化中国行丨珍稀中药材回归+1 来看九牛草的"前世今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9A06WX500

九牛草,作为艾草的一种,是艾灸的重要原料,被誉为"艾之精英"。由于结实率低、种子萌发慢,加上野生于高山,采摘难度极大,导致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九牛草得以重现"身影",证实其非消失,而是未被发现。目前,研究团队已在江西省樟树市开展人工种植实验,重新焕发九牛草的药用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中药资源保护好,是守护中药传承脉络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确认我国共有中药资源18817种。其中还包括一些曾在古籍当中记载、一度"消失"了的珍稀中药材重现"身影",九牛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艾草的一种,九牛草是艾灸的重要原料,古人发现它品质优异,称之为"艾之精英"。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将透过九牛草的"前世今生",带您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对九牛草开展相关研究。作为艾灸的主要原料,艾草中艾绒的质量直接影响疗效。研究表明,九牛草出绒率高达70.63%,优于其他品种的艾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九牛草曾经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彭华胜表示,从古籍来看,从明朝的《本草纲目》开始,九牛草就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按时间来看,至少有400年到500年的历史。九牛草已经慢慢地被人淡忘了。

九牛草,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药学本草学著作《本草图经》里。因为它的珍贵,在明代的中药本草学著作《本草蒙筌》当中,九牛草被称为"艾之精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李慧表示,文字记载是人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人用中药防病治病,并且用典籍记载下来,因此后人能有所参照。比如在宋代到明代的很多典籍当中,都记载了九牛草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

但是,在近现代相关的书籍中,我们却已经看不到九牛草的记载。究其原因,主要是九牛草结实率低、种子萌发慢,加上野生于高山,采摘也有极大的难度。直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九牛草才重现"身影",确定它不是消失,而是没有被发现。当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黄璐琦专家团队在湖北省仙人台进行普查工作时,意外发现了酷似九牛草的植株。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彭华胜表示,他们到了海拔1000米左右,看到山上有一种蒿属的植物,叶子比较圆,背面有好多毛绒,闻起来艾香味特别浓厚,他们就与药农交流这个事,药农对山上的艾草赞不绝口,说这个艾比山下种的艾草更好,然后艾灸起来效果也非常棒。这时候他们就采下来,回去以后仔细研究,发现它和《本草图经》里面记载的筠州九牛草非常相似,这可能就是他们长时间本草中慢慢淡忘的九牛草。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研究团队查阅了大量古代文献著作,进行文图考证、产地分析,以及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对植株反复调查取样、标本比对。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李慧表示,面青背白,面青是指的它的正面颜色是青绿色,背白指它的背面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绒毛,所以后期加工的品质会非常好。也证实他们在资源普查当中发现的九牛草符合"艾之精英"这样一个特点。

《黄帝内经》中指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古人对艾灸的重视,九牛草被古人誉为"艾之精英",就是因为它的珍贵性和独特性。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李慧表示,她手上的九牛草制成的灸条与其他品种的艾草艾条相比,九牛草艾条燃烧之后,它的烟是非常轻的,几乎没有什么烟,然后这个是一个比较浓黑的,而且烟量烟气也比较大,说明九牛草的燃烧也是非常充分的,这是作为优质灸材应该具备的。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率先在江西省樟树市开展了人工种植实验,重新焕发九牛草的药用价值。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秘书长曹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与野生的相比没有差异,甚至更优于野生的。九牛草背面的绒,它跟野生的相比,绒更长更密。

近年来,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和本草考古,除了九牛草,苦枸杞、薰陆香等消失的中药材也被发现,并陆续开展相关研究,使得它们回归到中药资源序列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彭华胜表示,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资源普查的深入和本草考古的研究,让这些珍贵的资源又重新回到百姓的生活中,这正是"传统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