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深度观察
山东港口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深度观察
2月19日,山东港口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拉开了山东港口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序幕。会议进行科技创新部署,签约多项科技合作,集中启动创新项目,可谓热气腾腾、热火朝天,展示出山东港口深度推进科技创新、拥抱人工智能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山东港口每年都会召开科技创新大会,研发投入更是保持25%的年度增幅。从高标准完成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试点任务,到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等系列首创成果相继落地,从持续涵养创新生态、打造“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到联合更多伙伴合力攻坚、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全面起势,山东港口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截至目前,山东港口已形成“基于‘知识+数据’混合驱动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等十大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构建了阶段性创新优势,并完成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在多个场景中实现了赋能应用。
山东港口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发布《202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指南方向》和《2025年度十大数字化示范场景》,围绕前沿引领、关键共性、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四大方向,组织第三批十大科技创新攻坚,展示了山东港口在科技创新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奉行“长期主义”的坚持与定力;
发布针对科技人才梯队培养的《“连钢创新团队”科技人才攀登计划实施方案》,以“连钢创新团队”为引领,选拔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鼓励更多港口人才开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与新技术新应用双向奔赴,为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发布《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将以“123N”为架构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融合智能思维链、港航业务链和生态数据链,构建起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体系框架,围绕智慧生产、智慧供应链等8大类业务领域,细分至60余个具体场景,全面展开模型赋能工作。到2026年,山东港口将力争建成行业领先的港口大模型及一系列专业领域垂直模型,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
山东港口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创新时代,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这次大会上,丁荣军、李克强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山东港口的“合作伙伴”,为港口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上级单位以及中国港口协会等行业协会,为山东港口提供大力指导和支持;百度等头部企业与山东港口亲密牵手、签约合作。一个郁郁葱葱的港口科技创新生态圈,已经蔚然成势、生机盎然。
坚持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山东港口正坚持以“全球格局、全新视角、战略眼光、使命导向”,加快科技人才梯队培养,构建由国家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高端人才、卓越科技研发人员和基层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人才“金字塔”,下大力气培育港口领域的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我们期待,这些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人才集聚型的港口科技企业,将成为引领港航领域数字化转型的“N小龙”,带领山东港口在世界尖端科技领域冲出“高墙”、打破壁垒、创造价值。
“保持战略定力,奉行长期主义,夯实产业基础”“来自咬定创新不放松的执着,来自‘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来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DeepSeek、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后,媒体纷纷探寻这一现象出现背后的“奥秘”。经验种种,一言以蔽之: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科技竞争向来靠实力说话。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正风起云涌,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无处不在。山东港口将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优化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生态,催动港口创新活力在新征途上竞相迸发,以山港“科技硬核实力”提升世界级海洋港口的“含新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