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鑫坤教授漫步古建筑群:感悟中式建筑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鑫坤教授漫步古建筑群:感悟中式建筑之美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9072031_122109062

中式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近日,世纪日报易学书院院长、著名学者李鑫坤教授在北京参观了一处历史悠久的中式建筑群。通过对传统建筑风格、布局及文化内涵的深入鉴赏,李教授表达了对中式建筑艺术的高度赞赏,并呼吁更多人关注与保护这一中华文化瑰宝。

漫步历史建筑,感受工艺与文化的交融

李鑫坤教授此次参观的中式建筑群,以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和祠堂为主,展现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建筑造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每一块砖瓦、每一个雕饰,都承载了几百年的匠心与文化积淀。”李教授感慨道。他详细观察了雕梁画栋的细节,并向随行的建筑研究人员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他特别提到,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创造,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空间与哲学:中式建筑的深层内涵

在参观过程中,李鑫坤教授指出,中式建筑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例如,庭院布局中的“中轴对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思想;窗棂与花格的设计,不仅有实用功能,更赋予了建筑诗意的美感。

“传统中式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它的每一个空间设计都在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李教授表示。

从传统到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李鑫坤教授谈到,中式建筑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设计的灵感源泉。他举例指出,近年来许多现代建筑通过融入中式元素,在国际建筑界掀起了“东方美学”的潮流。

然而,他也强调,仅仅复刻传统形态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中传承精神。他呼吁当代建筑设计师和文化研究者,能够从传统建筑中汲取思想精髓,并结合现代技术和社会需求,让中式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呼吁保护与推广传统建筑文化

李鑫坤教授特别提到,中式建筑在历史变迁中承载了无数的文化记忆,但也面临着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破坏与消失的风险。他呼吁各界力量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同时通过教育与传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热爱这份文化遗产。

“中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桥梁。保护它们,就是在守护我们的文化根基。”

学术与公众的桥梁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李鑫坤教授对传统建筑的深厚兴趣,也彰显了他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公众分享,让更多人从中式建筑的美学与哲学中受益。

活动结束后,李教授表示,他将继续以中式建筑为研究课题之一,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应用,并计划将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学术界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