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死了多少人?看了日本史料,感慨这才是神剧
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死了多少人?看了日本史料,感慨这才是神剧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国军以1.7万人的兵力,力抗日军三个师团长达47天,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然而,由于日军并未留下完整的损失统计,这场战役中日军的实际伤亡人数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作者通过详细分析日本史料,试图还原这场战役中日军的真实损失情况。
抗战中的衡阳保卫战,可以说是国军打得最好得一次城市保卫战。
国军以1.7万人的兵力,力抗日军第58、68、116三个师团47天,击毙了大量日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可遗憾的是,由于日军并没有留下完整的损失统计,靖国神社在1943年后的合祀名单也未曾公开,因此我们很难精准考究毙命的日军人数。
关于衡阳保卫战中的日军损失,中日史学界和坊间爱好者提出了诸多观点,也存在不少的错误与漏算。
那么,方先觉指挥的国军部队,在衡阳究竟击毙了多少日军呢?
笔者现根据手中史料,详细计算参战的各支日军部队的损失。
日军的死亡认定标准
衡阳保卫战的特点是日军出现了大量的战病死者,日军对于关于战病死的认定标准为“在作战期间染病,由于疾病因素导致的死亡”。
但衡阳保卫战期间,大量的日军战病死者则是因为战斗中负伤被送入野战病院,在疗伤期间染上疾病,最终因为疾病而死。即减员原因为战伤,死亡原因为战病。
例如第58师团独立步兵第107大队的浜田福二兵长,在8月6日的衡阳城西北的巷战中右肩胛部受枪伤,因伤被送入第58师团野战病院。
在住院期间,他因为营养不良患上了脚气病,最终在9月28日因脚气病死亡,被认定为战病死。
第58师团独立步兵第93大队的栉山春利兵长在8月6日的衡阳青山街巷战中被守军打穿了右腿,送入野战医院后进行了截肢手术。
随后在兵站病院的疗养中,该医院爆发了霍乱疫情。
根据栉山春利回忆,和他同病房的一共30名日军伤员,基本都是在衡阳攻城中负伤的士兵,有28人因霍乱而死,仅有他和另一位幸运儿侥幸生还。
笔者认为,对于长衡会战而言,将日军的“战病死”算作非战斗减员显然不妥。毕竟有许多战病死者是因为负伤而进入野战病院。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战病死的人员计入国军战果之中,也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日军伤病人数的估算方法
1944年7月25日,日军第11军参谋长向日军大本营发送了《旭参电第523号》,上报了5月27日至7月20日的各支日军参战部队的损失。
这份损失表由于被日本防卫厅编纂的《战史丛书》引用而被广泛传播,成为了许多学者论证长衡会战日军损失的来源。
但此份档案的可靠度却很难经得起推敲。
以该表中的第13师团为例,表格中第13师团的损失为战死472人,战伤1054人,战病963人。
笔者手中的日军战死者名册记载:
第13师团下属的步兵第65联队在此期间战死122人,步兵第104联队战死120人,步兵第116联队战死159人工兵第13联队战死52人,山炮兵第19联队战死58人。
仅以上5个联队合计战死了511人,比该表格中的战死472人多出了8%。
旭参电第523号 1
旭参电第523号 2
该表中的第27师团的数据则更为不可靠,表中的第27师团损失为战死123人,战伤287人,战病563人。
笔者手中的日军战死者名册记载,第27师团下属的中国驻屯步兵第1联队在此期间战死117人,第2联队战死85人,第3联队战死69人,山炮兵第27联队死亡36人。
以上4个联队合计战死307人,是11军上报战死人数的2.5倍!
由此可见这份第11军上报的损失表相当不可靠。
一方面是当时正值战斗激烈之时,日军各部队根本不可能仔细统计伤亡情况,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第11军参谋部在汇总统计时有意缩小了损失数据。
9月25日,日军第六方面军参谋部向日军大本营发送了《统参三电第34号》,上报了5月27日至9月上旬,第11军的损失为:
战死7602人,战伤13174人,战病20183人。
这一数据当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缩水。
但由于日军在战败时销毁了绝大部分档案,笔者目前未找到任何一支参战日军部队的完整战斗详报。
所以笔者只能根据以上两份档案中对日军死伤病的比例来估算战伤和战病人数。
接下来,笔者将分别计算各支参战日军部队的详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