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层混合模式完全指南:Affinity软件中的30种混合模式详解
图层混合模式完全指南:Affinity软件中的30种混合模式详解
Affinity 应用程序支持多种不同的混合模式。这些混合模式组织在各自的组中,用于表明它们可增添的效果。具体如下:
正常
图层的默认和起始模式。它的效果是在底层像素上呈现完全不透明的像素。该模式用于完全覆盖底层图层的内容。
暗化组
暗化
将活动图层的像素与底层图层的像素进行比较,使较暗的像素可见。该模式用于营造引人注目的忧郁氛围。
正片叠底
该组中最常用的混合模式之一。活动图层的每个像素都与下方图层的像素相乘。明亮像素将被忽略,而较暗像素将被增强。与“暗化”混合模式相比,这会产生更暗的整体输出。该模式用于创建对比度更高的较暗输出。
颜色加深
通过增强对比度和底层图层颜色,产生更加饱和的中间色调并减少高光。该模式用于夸大色彩并创建高度对比的场景。
注意:颜色加深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线性加深
可产生比“正片叠底”混合模式更暗的输出,但饱和度低于“颜色加深”。活动图层中较亮的像素不受影响。此模式非常适合渲染阴影和中间色调中较暗的色调。
暗化颜色
比较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的颜色值,仅保留更暗的颜色。该模式用于着重突出两个图层中的较暗色调。
淡化组
淡化组混合模式适用于将图像与深色背景混合,预期结果是减少或完全去除深色背景。
淡化
比较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时,仅保留更亮的值。该模式用于向图像添加互补色调。
屏幕
反转底层图层的颜色并将其与活动图层的颜色相乘:这会产生平滑的结果。由于它提供柔和的渲染效果,因此是最常用的混合模式之一。
颜色淡化
增加底层图层的光度,同时降低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之间的对比度。它产生的效果比滤色模式更强烈,具有饱和中间色调和强烈高光。该模式用于着重突出颜色和高亮。
注意:颜色淡化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添加
这会为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添加颜色信息,并增加整体亮度,但不影响黑色色调。该模式用于显示图像中较亮的色调。
更浅的颜色
此模式不关注单个颜色,而是使用从所有颜色通道感知到的光度来确定哪个像素更亮。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反转的光度掩模。该模式用于创建褪色外观,以及平滑输出中高亮的呈现效果。
对比度组
覆盖
比较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如果颜色比 50% 灰色更浅,则转移到更暗的中间色调。可加深图像中较暗像素的暗度,并增强较亮像素的亮度。该模式用于增强对比度和饱和度。
柔光
通过比较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之间的光度和颜色值,产生更加发散的效果。该模式用于创建精妙的混合和褪色外观。
硬光
可产生引人注目的高对比度效果。使用顶部图层来确定像素评估所需的计算。其效果与覆盖混合模式相反。根据需要使用该模式来增强颜色对比度和降低不透明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艳光
此混合模式根据活动图层(顶部)和底层图层中的 RBG 通道的比较情况,应用颜色加深或颜色淡化混合模式的效果。当顶部图层图像的值比中灰色更浅时,则应用颜色淡化;当顶部图层图像的值比中灰色更深时,则应用颜色加深。中灰色是中性色,因此灰度值为 50% 的任何像素都不受影响。
它可增强对比度,并产生高饱和度的颜色。该模式用于增强对比度和色彩强度,但通过降低不透明度可获得最佳效果。
线性光
较亮的像素会得到较亮处理,而较暗的像素则会变暗。在中间色调产生更强的对比度。该模式用于创造引人注目的增强效果。
点光
可以将结果与使用暗化和淡化混合模式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此混合模式可在暗区和亮区之间创建明显的边界。该模式用于创建分明但略微褪色的外观。
实色混合
在像素之间产生高度对比的效果(使用 0 或 1 修改)。这种效果常见于漫画书或海报中的输出,其中增加对比度会着重突出色彩。该模式用于色调分离,或最大限度地提高色彩对比度。
反转组
差异
计算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之间的绝对差异。当使用此混合模式时,相似的值会相互抵消。该模式用于查找图像中的错误。
注意:差异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排除
产生的输出与上述(差异)模式类似,但效果更加柔和。该模式用于对由相似光度值组成的图像进行柔性混合。
注意:排除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扣减
从底层图层中扣减顶部图层的像素值,从而使较亮的区域变得更亮,而较暗的区域几乎没有变化。该模式用于去除或淡化活动图层的颜色和/或光度。
分割
将底层图层的像素值除以活动图层的像素值,这通常会产生更明亮的图像。此混合模式的效果与扣减模式相反;较暗的颜色值会产生较亮的结果,而较亮的颜色值几乎没有变化。该模式用于模拟胶片负片外观。
注意:分割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成分组
色相
结合活动图层的色相,并替换底层图层的色相。该模式用于夸大色彩或创造强烈的色彩效果,以及产生生动且通常超现实的场景。
注意:色相在灰阶模式下不可用。
饱和度
与色相混合模式类似,但在这里饱和度是被替换的成分。根据图像的饱和度和颜色,可使用此混合模式替代上述模式,并强化和夸大颜色效果。
注意:饱和度在灰阶模式下不可用。
颜色
将活动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值与底层图层的亮度值相结合。此外,仅保留底层图层中最亮的颜色。该模式用于对图像进行风格化,以营造具有强化色相和饱和度级别的场景。
注意:颜色在灰阶模式下不可用。
光度
将活动图层的亮度值与底层图层的亮度值相结合。此混合模式的效果与颜色混合模式相反 — 它保留了底层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该模式用于添加细节和纹理,而添加的图像图层的颜色信息不太重要。
Affinity 组
平均
通过结合活动图层和底层图层的颜色及光度值,来产生平均值。其结果与将活动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 50% 所产生的结果类似。该模式用于模拟简单的双重曝光图像。
注意:平均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反色
效果类似于差异混合模式(反转组),可作为其替代方案。该模式用于产生更具对比度和更强烈的场景;在处理选取项和掩膜时非常有用。
注意:反色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反射
结合“硬光”和“实色混合”混合模式(对比度组)的效果,可生成保留了较暗色调并增强了较亮色调的图像。该模式用作控制图像对比度的一种替代方法;在结合操作源图层的图形,以通过混合范围选项减少高光输出时,该方法特别有用。
注意:反射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亮光
与反射混合模式相反,该模式会生成保留了较亮色调的图像(同时增强较暗色调)。如上所述,该模式用于操纵对比度,并可结合混合范围以获得最佳效果。
注意:亮光在 LAB16 模式下不可用。
反色对比
根据底层图层内容与活动图层的像素值比较情况,来反转像素值。该模式用于创建类似于双色调颜色等级和色调分离的效果。
擦除
排除底层图层的像素。与图层不透明度结合使用,以产生褪色效果和透明的输出,或隐藏活动图层下方图层的像素。
可将擦除混合模式设置为形状(从左开始),在基础图像上应用 25%、50% 和 75% 的不透明度。
任何图层或对象可指定一种混合模式,包含蒙版和调整图层。默认混合模式为“正常”—即不应用特殊合成。对于某个组,默认模式为“直通”。设置后,组本身没有自己的特殊混合属性,而是沿用其父级图层的混合模式。
应用于子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会形成隔离混合,而不影响父图层或图层栈内的其他任何图层。
可对图层特效和像素画笔使用相同的混合模式。
“专用 8”混合模式和填充不透明度
调整混合不透明度时,某些混合模式(如下所列)通过调整填充不透明度的效果最佳,而非图层的不透明度。图层面板的混合选项选项提供了“填充不透明度”选项。特别是在使用实色混合时,填充不透明度至关重要。
- 颜色加深
- 线性加深
- 颜色淡化
- 添加(线性淡化)
- 艳光
- 线性光
- 实色混合
-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