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图》:唐代胡汉民族艺术大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乐舞图》:唐代胡汉民族艺术大融合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fashion.ifeng.com/news/detail_2012_07/15/16033355_0.shtml
《乐舞图》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幅壁画原绘于唐苏思勖墓墓室东壁。苏思勖(670年~745年),官居银青光禄大夫,行(代理)内侍省内侍员外,爵封县伯,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卒葬。
这幅壁画展现了唐代胡汉民族艺术融合的盛况。画面正中是胡腾舞者,两厢的乐队成员皆似汉民族模样,衣着也为汉人衣冠,但所执的九种乐器中,既有西域传入内地的胡乐乐器如箜篌、筚篥、琵琶、铜钹、横笛(又名“横吹”、“羌笛”),还有汉族传统乐器筝、笙、排箫和拍板,颇像《乐府杂录》所记的“胡部新声”形式。
这种“胡部新声”开始是今新疆地区的舞乐,后来东传至甘肃河西一带,经河西汉族人民加以改造,并融合了汉族舞乐的特点而有了新的创造。开元、天宝时这种“新乐”、“新声”盛行于长安与中原地区,成为朝野上下最为喜爱的乐舞形式。因此,画中乐队形象应属当时流行的“胡部新声”。
这幅乐舞图壁画实际上表现的是:汉人乐师用胡汉不同种类的乐器奏起欢快的胡腾乐曲,胡人舞师随之跳着奔放的胡腾舞蹈,展现了一幅胡汉民族同台乐舞的情景和中外乐舞交织的画面。这正是唐代各民族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生动例证,是不同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的真实再现。
《乐舞图》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画面布局呈中轴对称式,主从分明,安排得当,三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紧密结合,合而为一。三部分占据空间虽略显平均,但他们姿态各异,静中有动,虚实相生,使画面富于韵致,疏密关系得到完美的解决,又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人物形象壮硕健美,均是唐代男子的典型形象。人物描绘虽由寥寥几笔粗线条构成,但笔法准确、娴熟,笔笔传神,抓住了人物体貌和动作中最显著的特征,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画面使人如身临其境能强烈感受到其高昂热烈的气氛。
热门推荐
传承与守护,氤氲烟火气的都市女性成长剧
欢娱影视:用服化道讲述中国故事
古装剧迭代: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当心!这些微信红包千万别领
电动车火灾频发,这些安全要点你get了吗?
青椒土豆丝,先焯水还是直接炒?厨师长分享专业做法
《加勒比海盗》&《漫威系列》:邀好友共享观影狂欢
金盏菊美甲:天然又健康的美甲新选择
可生物降解指甲油:环保美甲新选择
天鹅湖动物基地:自然乐园的羽翼之地
捷途旅行者新手驾驶指南:从熟悉操作到安全驾驶
8位“郭靖”2人演过三次,金庸最认可是他,谁是你心目中的经典?
糖瓜:一颗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甜蜜果实
小年祭灶神,团圆饭吃啥?南北习俗大不同
小年夜吃什么?南北饮食差异大揭秘
小年饮食攻略:冬季养生正当时!
北方小年VS南方小年:谁的美食更诱人?
器官生物打印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Cell | 突破器官移植瓶颈:干细胞胚胎模型与异种器官发生的前沿探索
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 中国领跑全球
春节限定:教你DIY微信红包封面
如何实现有效的分布式负载均衡计算方法?
春节倒计时!微信红包实用指南
电力负荷计算全解析,基本概念到详细公式的深入讲解
如何减少纸张浪费,倡导环保行动
无纸化办公:推进高效率工作与绿色环保的发展
《甄嬛传》里的AABC式词,你get到了几个?
中老年人,洗头要谨记“6要点”
头疼、恶心、想吐: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玉的多重象征:从君子之德到定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