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油气勘探技术年会: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油气勘探技术年会: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中国国际油气勘探技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聚焦深层超深层、海洋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等前沿领域,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动力。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物联网引领智慧监测新突破
在本届年会上,洛阳威尔若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窦柏林先生带来主题演讲《创造一个全新的物联网+连续油管、钢丝绳智慧监测平台》,为油气勘探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窦柏林董事长详细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及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前景与优势。他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而是逐步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洛阳威尔若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拥有中国、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瑞士核心专利 42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9项。公司技术攻克铁磁性材料无损探伤技术百年难题,自主研发出“磁记忆AI弱磁无损探伤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一项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其由“磁记忆式弱磁无损探伤技术”研发生产的系列产品,如便携式钢丝绳探伤仪、石油钢丝绳智慧在线监测系统、电梯钢丝绳探伤仪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石油等多个领域,并成功替代或淘汰了国际同类产品,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谈到物联网+连续油管、钢丝绳智慧监测平台时,窦柏林董事长表示,该平台将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对连续油管和钢丝绳等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与远程管理。通过集成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平台能够实现对钢丝绳、连续油管损伤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为油气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同时,该平台还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定制化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升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窦柏林董事长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物联网+连续油管、钢丝绳智慧监测平台的提出,不仅为油气勘探和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更为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海洋深水油气勘探:科技创新助推持续上产稳产
海洋油气产量连年攀升,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实现了由浅水到深水、由深水到超深水的重大跨越,中国超深水油气钻探已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024年度中国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学术技术大会将于11月2-5日在海南召开,主题为“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科技创新助推海洋油气持续上产稳产”。会议将围绕海洋油气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海洋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技术等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面向行业征集论文稿件和学术技术报告,会务费为2600元/人。
非常规油气勘探: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10年来,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面临机遇与挑战。虽然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且随着勘探向更深、更复杂的领域拓展,成本大幅上升。2024年,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费用支出为143.2亿美元,勘探钻井数量减少至63口,新增可采储量降至1800万吨油当量,处于近10年低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球累计生产非常规油气343.3亿吨油当量,剩余非常规油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47.7亿吨油当量。从海、陆分布来看,陆上剩余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占据绝对优势。在全部非常规剩余可采储量中,陆上剩余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为1323.7亿吨油当量,占比高达98.2%。从区域分布来看,超过一半的全球剩余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位于北美,排名其后的拉美、中东剩余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占比分别为24.7%、17.8%,其他区域占比合计为5.5%。从国家分布来看,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沙特在全球剩余非常规油气储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1.8%、22.3%、20.8%、13.3%,其他国家的占比合计不到13%。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油砂、委内瑞拉的重油、沙特的致密气、阿根廷的页岩油、澳大利亚的煤层气、美国的致密油和页岩气的剩余可采储量均较为可观。全球油砂剩余可采储量的99.7%分布于加拿大。美国的致密油和页岩气资源较为丰富,全球89.6%的致密油剩余可采储量以及全球82%的页岩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在美国。委内瑞拉的重油最为可观,全球81.4%的重油剩余可采储量分布于委内瑞拉,其次是俄罗斯。阿根廷的页岩油、澳大利亚的煤层气、沙特的致密气剩余可采储量较为可观,全球页岩油剩余可采储量的72.6%分布在阿根廷,其次是巴林。全球煤层气剩余可采储量的70%分布在澳大利亚,其次是加拿大。全球致密气剩余可采储量的67.9%分布在沙特,其次是加拿大。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类型来看,重油、致密油、致密气、油砂、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的剩余可采储量占比分别为26.8%、24%、19.1%、17%、11.2%、1.4%、0.5%。从盆地分布来看,非常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全球前三大盆地分别是西加阿尔伯达盆地、瓜里科次盆地、维典—北阿拉伯湾盆地,其剩余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在全部非常规剩余油气可采储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0.1%、18.7%、13.7%。
未来几十年,化石能源仍将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油气资源劣质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显得十分重要。尽管非常规油气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观察近10年来非常规油气勘探支出的变化可以发现,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费用支出受全球供需、国际油价及经济增速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睿咨得能源最新数据显示,近2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支出开始震荡下行,从2022年的169.2亿美元、2023年的153.7亿美元下滑至2024年的143.2亿美元,但下滑的幅度同比收窄,下滑的速度同比有所放缓。从勘探钻井数量来看,全球非常规勘探钻井数量从2013年的335口下滑至2023年的75口,2024年全球非常规勘探钻井数量进一步减少至63口。
勘探区块的交易情况反映了油气勘探活动的热点与动向。自2020年以来,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区块的交易数量和规模震荡下行,交易活动的热点由非洲的博兹瓦纳转向了澳大利亚。自2020年以来,不论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区块的交易数量,还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区块的交易面积,澳大利亚均处于全球各资源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区块交易的首位。但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费用支出的减少,澳大利亚的非常规勘探钻井数量也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新发现的非常规油气田数量从2022年的27个大幅减少至2023年的14个,2024年进一步减少至7个;新增非常规油气可采储量从2022年的3.7亿吨油当量大幅减少至2023年的7600万吨油当量,2024年减少至1800万吨油当量。目前,不论是新发现的非常规油气田数量,还是新增的非常规油气储量以及非常规待发现资源量,均处于近10年来的历史低位。
与此同时,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正向着更深、更复杂的勘探领域拓展。非常规勘探井的完井深度呈逐年增加之势。2014年非常规油气勘探钻井的平均深度突破3000米,2024年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钻井深度突破4000米。墨西哥东部沿岸盆地、阿根廷内乌肯盆地、阿曼盆地、土耳其西北部的色雷斯盆地的非常规油气勘探钻井平均深度在4000米以上。随着非常规勘探井深度的增加,钻井的地表地貌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地势平坦的沙漠、平原、林地向着海拔更高的山地转移。2016年以前,深层非常规勘探井多分布于沙漠一带,而从2016年以后,深层非常规勘探井则多集中于地貌复杂的山地一带。
非常规油气勘探向更深、更复杂的领域拓展,导致陆上非常规勘探的钻井成本快速上升。2021年前,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钻井的千米进尺成本约为600万美元至700万美元,单井平均成本在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但从2022年开始,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钻井的千米进尺成本突破1000万美元,单井平均成本突破1.2亿美元。2024年,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钻井的单井平均成本更是逼近3亿美元。其中,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的非常规油气勘探钻
本次年会不仅展示了油气勘探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8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全球油气勘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