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人民医院两项医疗科技创新获金奖,多项成果临床应用
武大人民医院两项医疗科技创新获金奖,多项成果临床应用
1月15日,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揭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亮眼:在5项金奖中独占2席,同时斩获“最具价值投资奖”、多个“优秀奖”和“组织工作奖”,展现了其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维纳斯精灵”:让宫颈癌筛查更精准便捷
在此次大赛中获得金奖的“维纳斯精灵——宫颈无创精准AI辅助诊断系统”,是该院妇I科张燕教授团队的创新成果。这一系统针对宫颈癌筛查的痛点,利用AI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判读标准,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其探头接触宫颈表面即可实时成像,检查结果半小时内即可获取,不仅避免了传统筛查的多次就诊之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柔性光学技术:为心源性猝死防治提供新方案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源性猝死更是全球性难题。该院心血管医院江洪教授、周晓亚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基于柔性光学技术的“预警-干预一体化”设备,实现了对促发猝死关键信号的有效监测和主动干预。这一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为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创新驱动:打造医学科技新高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表示,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优先考虑发病率高、影响大的病种开展科技创新。医院建立了7个跨学科融合医学研究中心,包括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全国医院首个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每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107项交叉创新研究,构建起“医学+”多学科交叉创新体系。
近年来,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提出广谱性治疗视网膜光感受器凋亡的药物策略,为低视力患者和盲人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研发小分子化合物R13,为全球约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新的潜在药物;突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断治疗难题……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医学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造福患者。”程帆院长介绍,医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成功打通了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例如,针对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问题,泌尿外科程帆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交叉研究院刘胜院士合作,研发了新型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装置优诺维(Urowell)。该系统使手术时间缩短一半,患者无需住院,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为一家百年红色名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医院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智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武大智慧”和“武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