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寒节气里的文物智慧:3000年前“雪地靴”与松竹梅纹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0: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节气里的文物智慧:3000年前“雪地靴”与松竹梅纹罐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不仅标志着冬天的尾声,也预示着春天的临近。在这一时节,古人通过文物展现了独特的智慧与审美。


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写道:“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大寒时节的生活场景,也寄托了人们对新春的期待。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人如何度过大寒时节。

在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条纹彩陶靴,展示了3000多年前青海先民的智慧。这些造型简约、质地保暖的“雪地靴”,不仅是现代人的时尚单品,更是古人应对严寒的智慧结晶。

大寒时节,更显松竹梅的品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是一件精品文物。此罐作八棱体,施青白釉,胎体硕大厚重,通体青花绘纹饰五层,腹部八面绘有松、竹、梅及莲池水禽图,纹饰繁密,质地晶洁,绘画生动。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制瓷技艺,也体现了文人对松竹梅品质的追求。

在大寒中,我们迎接新年,迎接春天。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