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科普丨鼻子堵塞,用手按这几个穴位有奇效
妇幼科普丨鼻子堵塞,用手按这几个穴位有奇效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鼻部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药物治疗、推拿治疗和穴位埋线等方法进行治疗。
过敏性鼻炎
是指机体针对环境变应原引起的的鼻黏膜炎症,典型症状表现为:阵发性连续喷嚏、鼻塞、鼻痒、清水样鼻涕等,严重者可伴咽痒、眼痒、咳嗽,严重者可引发哮喘。本病难以根治,反复发作,不仅困扰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社交,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过敏性鼻炎在有遗传史的家族发病率较高,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感冒 | 过敏性鼻炎 |
---|---|
伴有发热、咽喉肿痛等全身症状,有传染性。 | 不伴有上述全身症状,无传染性。 |
居家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生理性海水鼻喷剂喷鼻。
在喷鼻过程中保持坐位,头稍向后仰,慢慢将喷嘴插入鼻腔,每个鼻孔 5 ~ 10 喷,每天进行 2 ~ 6 次。
2. 中药居家熏蒸
可将通鼻窍药物如薄荷放入焖烧杯中,闭眼宁神状态下,利用热气熏蒸脸面局部,亦可达到宣窍之功,可有效缓解感冒、过敏性鼻炎等所致鼻塞不通症状。
二、推拿治疗
1. 揉按局部穴位
点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经常点揉迎香穴可起到宣肺通窍之功,有效缓解鼻塞症状。左右交替点揉1分钟,每天3-6次。
2. 头面四大手法
包括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和揉耳后高骨。头面四大手法常用于治疗小儿轻度感冒症见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具有疏风解表、醒神开窍之功。
(一)开天门
天门:两眉正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以两拇指指腹交替从两眉正中推向前发际,称开天门。
(二)推坎宫
坎宫: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左右对称。
【操作】两拇指指腹自眉心同时向眉梢分推,称推坎宫。
(三)揉太阳
太阳: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为推太阳。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该穴揉动,称揉太阳。
(四)揉高骨
耳后高骨:耳后乳突下约1寸许凹陷中。
【操作】以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该穴,揉3掐1,1分钟。
3. 按揉鼻通穴
鼻通穴位于鼻软骨与鼻翼交界处,用食中二指或两中指指腹按揉2—3分钟。该穴为通窍要穴,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鼻窍不通。
医院治疗
自我调理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到医院的中医科就诊,通过名医诊治,结合用药、揉穴、熏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指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穴位埋线是在针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对穴位产生长久刺激,延长针刺的效应时间,发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作用。
中医药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应激状态的功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小,长期疗效肯定,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抗过敏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过敏性鼻炎的复发率。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