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业:从“网红”到“长红”的经济引擎
南京旅游业:从“网红”到“长红”的经济引擎
2024年,南京旅游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总收入达1347亿元,同比增长23%。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正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旅游经济的强劲引擎
旅游业已成为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24年1-10月,全市文旅消费总金额达266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异地文旅消费达1552.96亿元,同比增长19.32%,占比居全省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南京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在发挥作用。
“头部景区”引领发展
南京的“头部景区”表现尤为抢眼。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等频频登上全国热门景区榜单。其中,钟山风景区年均客流高达3500多万人次,年均接待外国游客9.3万人。红山森林动物园今年前10个月游客量达685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中七成以上为外地游客。
产业融合释放新动能
南京积极推动文旅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文旅+科技”方面,钟山风景区推出VR穿越之旅,让游客“亲临”600年前的紫禁城;玄武湖景区推出全息光影秀,将南京标志性建筑和神兽造型投射在湖面上。在“文旅+体育”领域,聚宝山公园开放夜公园,推出卡丁车竞速、马术体验等项目,吸引年轻游客。
国际化服务提升竞争力
为提升国际游客的游览体验,南京在4A级景区布设入境游便利化票机,支持6种语言和29种货币结算。同时,推进支付便利化,完成363台外卡POS机布设,并在机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南京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成绩斐然,南京旅游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季节性波动明显,部分景区同质化竞争严重,旅游收入结构不合理,门票收入占比过高。此外,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区域交通拥堵问题也影响了游客体验。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面对挑战,南京正积极谋划未来。一方面,将继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旅+”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同时,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景区数字化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旅游体验。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南京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