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道”被行拘,快手平台责任几何?
“祁天道”被行拘,快手平台责任几何?
近日,拥有4600多万粉丝的快手网红“祁天道”因低俗直播被行政拘留10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短视频平台内容监管的漏洞,也引发了对平台责任和法律约束的深入思考。
事件回顾:从诈骗犯到低俗主播
祁天道,本名孟凡斌,曾是快手平台的头部网红。2019年,他因参与网络诈骗被判有期徒刑4年。2021年减刑出狱后,祁天道重返快手平台,但其直播风格却发生了令人担忧的变化。
复出后的祁天道选择了低俗路线,频繁进行擦边直播。他通过男扮女装、使用低俗语言搭讪女性、抢夺过路女性饮料、拍打女性身体隐私部位等行为来吸引眼球。尽管这些行为多次引发网友谴责,但似乎总能逃脱平台的严格审核。
2024年11月30日,祁天道在三亚进行户外直播时再次做出不当行为。他向路人借了一个烤鱿鱼的竹签,然后蹲下用竹签捅向“女游客”屁股。这一行为最终引发众怒,被三亚警方行政拘留10日。
平台责任:监管漏洞与处罚争议
祁天道事件再次凸显了短视频平台在内容监管方面的不足。尽管快手平台在发现违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其直播间封禁15天,但这一处罚力度引发广泛质疑。
从过往案例来看,类似祁天道这样的低俗主播屡见不鲜。他们通过低俗、擦边内容吸引流量,甚至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尽管平台不断推出整治措施,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法律视角:平台责任与法律约束
从法律角度来看,祁天道的行为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违法。如果其低俗直播内容是为了骗取打赏收入,那么可能构成诈骗。同时,这种行为也违反了《网络安全法》中关于传播违法信息的规定。
平台虽然声称会严格根据政策和法规要求进行监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审核不严、处罚过轻等问题。这不仅纵容了违规行为,也损害了平台自身的公信力。
社会影响:低俗内容的危害
低俗直播内容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快手发布的《2023年快手社区治理报告》,平台青少年模式已升级至5.0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未成年人仍能绕过青少年模式,接触到不良内容。
低俗内容的泛滥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接触这类内容可能导致青少年模仿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对策建议:加强监管与法律约束
要从根本上解决低俗直播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低俗内容的标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主播和平台,应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永久封禁账号、追究刑事责任等。
加强平台监管:平台应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人工审核的比例,特别是在深夜等低俗内容高发时段。同时,应完善举报机制,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举报违规内容。
提升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低俗内容的识别和过滤。建立违规主播黑名单制度,防止其通过开设小号等方式继续违规直播。
加强用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用户辨别和抵制低俗内容的能力。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应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祁天道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短视频平台绝不能成为低俗内容的温床。只有通过法律、技术和教育的多重手段,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