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的血压测量技巧,迎接健康每一天!
掌握科学的血压测量技巧,迎接健康每一天!
“李阿姨,您今天的血压有点高啊,收缩压都达到160mmHg了。”
“啊?不可能吧,我出门前在家测的时候还是正常的啊!”
这是发生在社区医院的一幕。李阿姨是一位有着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女儿为她购置了电子血压计,她也一直坚持在家测量血压。可是为什么在家测得的血压和医院的测量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其实,李阿姨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在家测得的血压和医院不一样?为什么有时候测得准,有时候又不准?这很可能是因为在测量血压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没有注意到,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血压测量的正确姿势
正确的测量姿势是确保血压测量准确的基础。测量时,应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背部挺直,手臂自然伸展并放在桌面上,使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松紧适中,能够插入1-2根手指为宜。
测量前的准备
测量血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择安静、温度适宜(约20℃)的环境,避免情绪波动或剧烈运动。其次,测量前至少静坐5分钟,排空膀胱,不吸烟、不饮咖啡或浓茶。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
血压计的选择和使用
市面上常见的血压计主要有三种:传统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因为它的操作简单,适合民众自行在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血压计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时间和频率
血压在一天中是有波动的,一般来说,70%以上的人有两个血压的高峰和低谷: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因此,测量血压的时间也比较讲究,最好每天在血压较高的时候进行测量,一般是早晨起来休息一下就进行测量。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建议每天测量两次,早晚各一次,并做好记录。如果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或者刚调整过降压药,可以在每天起床后在早饭之前,以及睡觉之前测量一次。
其他注意事项
袖带的大小要合适: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而太紧则会导致结果偏低。常规袖带长22~26厘米,宽12厘米,上臂臂围大者(>32厘米)应换用大规格袖带,而臂围小者(<17厘米)应用小规格袖带。
每次测量2-3次:我们自己测量血压时,通常测1次就结束了,但这其实是不够的。按照规范的测量流程,每次测量血压时应连续测2次,间隔1~2分钟,取2次的平均值,如果2次结果差异>10mmHg,则应该测量第3次,然后取3次的平均值记录。因此,我们在测量前,要先安静休息5分钟,防止2次测量的结果差异过大。
左右手都要测:一般来说,每个人左手和右手的血压不完全一样,首次测量血压时,双上臂的血压都需要测量,以后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这样除了能明确哪只手血压更高外,也能知道自己的双臂血压差值。正常情况下,双臂血压差应在10mmHg以内,如果大于10mmHg就应该提高警惕,可能存在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的情况,或者有其他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应尽快转诊做进一步诊断。
记录要准确:很多人自测血压时,数值都是整数,130/80毫米汞柱、120/70毫米汞柱。量血压不能“四舍五入”,这样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情况。比方说,一个138/86毫米汞柱的血压,如果被记录成140/90毫米汞柱,那就成了高血压,但如果如实记录,这个血压值就属于正常范围,不会被归类为高血压患者。
脱衣服要注意:有调查显示,脱衣这个动作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其中收缩压会在休息6分钟时恢复到脱衣前的水平,舒张压大概会在休息后3分钟后恢复到脱衣前的水平,因此建议大家应在脱衣后休息6分钟再测量血压。另外测量血压的时候应避免穿套头衫。
自检环节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 你是否每次测量血压前都会先休息5分钟?
- 你是否确保测量时的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 你是否使用了合适尺寸的袖带?
- 你是否每次测量都会记录下准确的数值?
- 你是否知道一天中血压的高峰和低谷时间?
如果以上问题你都能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如果还有不确定的地方,不妨再仔细阅读一下前面的内容。
结语
血压测量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学问可不少。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测量血压,为自己的健康把好第一道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血压测量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倾向,或者血压控制得不够理想,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