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拆分真的合法吗?小心踩坑!
工资拆分真的合法吗?小心踩坑!
工资分两笔发放,是否合法?这是许多职场人关心的问题。随着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日益重视,一些公司开始采用工资拆分的方式发放薪酬。这种做法究竟是合理避税还是违法偷税?对员工权益有何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工资分两笔发放,合法吗?
工资分两笔发放本身并不违法,关键在于是否依法申报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国税法,无论工资分几笔发放,都应该合并计算当月总收入,然后代扣代缴个税。如果公司把两笔收入合并申报并足额纳税,那么这种做法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公司故意将工资拆分成多笔,每笔都低于个税起征点,或者通过其他手段逃避纳税义务,这就构成了偷税行为。例如,将部分工资以报销、劳务费等形式发放,或者通过私人账户转账,这些都是常见的违规操作手法。
工资拆分的影响
工资拆分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不仅涉及税务问题,还可能影响员工的合法权益。
- 影响工资认定和经济补偿金计算
如果工资拆分后,其中一部分未被认定为工资,这可能会影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例如,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法院通常会根据银行流水和工资条来认定工资标准,如果部分收入被认定为报销或劳务费,可能无法计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
- 影响五险一金的缴纳
工资拆分还可能影响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缴费基数通常基于员工的工资总额,如果工资被拆分,可能会导致缴费基数降低,从而影响员工的社保待遇和公积金权益。
- 增加劳动争议风险
工资拆分可能导致劳动关系认定复杂化。例如,如果一部分工资由第三方公司发放,可能会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给员工维权带来困难。
合法与违规的工资拆分
合法的工资拆分应该是基于企业管理和激励的需要,将工资总额合理分解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等组成部分。这种拆分方式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薪酬管理,同时也符合税法规定。
而违规的工资拆分则通常以避税和减少社保支出为目的,常见的违规形式包括:
- 将工资拆分为现金和银行卡发放
- 通过外包劳务公司发放部分工资
- 以报销形式发放工资
- 将工资发放到员工家属账户
案例分析:工资拆分引发的纠纷
以康硕案为例,他与沈阳某电气设备公司因工资拆分引发争议。康硕每月实际到手6800元,但合同约定工资仅为2600元,剩余4200元由劳务公司以劳务费形式发放。当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在计算补偿金时只认可2600元的工资标准。最终,仲裁庭认定2600元的月薪与电气工程师的工资严重不符,裁决单位补发补偿金1.68万元。
法律风险与合规建议
对于企业而言,工资拆分不可取,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补偿责任和缴税义务是拆不掉的,甚至会被处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劳动者来说,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维权,留好银行流水账单、索要银行卡号微信或短信、约定工资拆分的录音或文字记录等证据,做好防范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确保所有收入都依法申报,避免通过拆分工资来逃避税收。劳动者则需要关注自己的收入构成,确保所有收入都依法纳税,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发生争议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资分两笔发放是否合法,关键在于是否合并申报个税。企业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劳动者也应关注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公平、合法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