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是什么意思?
北上资金是什么意思?
北上资金,即通过沪深港通流入A股的香港及海外资本,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组成,其投资行为和市场表现备受A股投资者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上资金的概念、历史表现及其独特的投资逻辑。
什么是北上资金?
北上资金是香港及海外资本通过沪深港通流入A股的资金,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看法。A股的投资者经常会发现,当内地资金还在畏惧和恐慌之际,北上资金总会突然掀起一波“买买买”的神操作,惊呆市场。在北上资金的买入动作中,尾盘偷袭、巨量买入、追涨杀跌的情况频频出现,打法和风格非常多样化,而每一次,似乎都能让北上资金精准抄到底部。更意外的是,无论是A股股王茅台还是其他蓝筹白马牛股,背后总有北上资金的身影。
北上资金的战绩
北上资金战绩辉煌,对A股股价走势有明显领先性,并且在过去3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从2017年1月到2019年8月,北上资金的累计持股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72%。而在同期,万得全A指数的累计涨幅是-6%,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包含了股息收益)的累计涨幅不过20%。就连常见指数中跑得最好的上证50全收益指数,其这段时间的累积收益也不过33%,因此有人称之为“聪明钱“。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叹,“北上资金总能赌对市场”、“跟着北上资金买就对了!”。那么,北上资金的背后买入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北上资金的手法如此迷幻,却又总能踩准市场节奏?
北上资金的规模
随着北上资金通过陆股通渠道持A股市值从2016年底的不到200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0年春节前的近1.5万亿元人民币,北上资金持A股市值目前在A股总流通占比已超过3%。北上资金已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
北上资金的投资特征
北向资金多数与行情波动方向一致,少数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就是这些少数不一致反而研究意义重大:此刻北向资金竟然出现了领先现象。
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投资偏好分析
- 注重业绩增速,相比于净利润增速,更偏好良性经营现金流。
- 重视股息率,绝大多数外资偏好标的股息率超过1%
- 非常重视公司的业绩稳定性。绝大多数外资偏好标的的净利润增速波动率低于50%;经营现金流增速方面,半数以上的外资偏好标的波动率低于100%。
- 偏好高资产回报率标的,ROE拆分中更注重销售净利率(利润/营收),其次是偏好较高的资产周转率(运营能力)。
- 相对于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更看重现金流偿债率。
- 偏好中低估值标的,但估值并非核心因素,更注重估值-业绩匹配度。外资对于PEG更为看重,绝大多数外资偏好标的位于0至5的相对低估区间。
综合诸多研究,财务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ROE、经营现金流增速、经营现金流偿债比率、销售净利润率,以及股息率、业绩增速波动率,这几个指标外资相对更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