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12尊兽首已经回归祖国8尊,还有4尊今何在?
圆明园12尊兽首已经回归祖国8尊,还有4尊今何在?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们的流失与回归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前,12尊兽首中已有8尊回归祖国,但蛇首、羊首、鸡首、狗首4尊仍下落不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已回归兽首的收藏情况,并从历史、文化、现实三个角度分析兽首铜像流失与回归的意义。
已回归祖国的8尊兽首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4尊:牛首、虎首、猴首于2000年保利从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斥巨资购回;猪首于2003年由何鸿燊向专项基金捐款购得后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收藏2尊:鼠首和兔首曾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被拍出,后由法国的皮诺家族买下并捐赠给我国,入藏国家博物馆。
回归圆明园1尊:马首在2007年被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元购回,2019年捐赠给国家文物局,2020年12月1日正式回归圆明园。
收藏于台湾1尊:龙首曾被中国台湾的收藏家王度提及在台湾地区的一个收藏家手中。但这一说法的确定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尚未回归的4尊兽首
至于尚未回归的4尊兽首,即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目前仍然下落不明。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历史角度
圆明园兽首的流失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见证。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导致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兽首铜像流失海外,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伤痛记忆。未回归的兽首仍下落不明,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让我们铭记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和屈辱,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文化角度
兽首铜像作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的重要构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们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元素,是当时工艺水平的杰出代表。这些兽首的缺失对于中华文化遗产来说是一种损失,它们的未归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它们回归故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研究。
现实角度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失文物得以回归祖国。对于仍未找到的4尊兽首,我们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继续通过外交途径、国际合作、民间力量等多种方式去寻找和追索。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和追索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文物回归的事业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