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 除夕还有哪些习俗?饺子这么吃才健康!
年俗 | 除夕还有哪些习俗?饺子这么吃才健康!
除夕之夜,饺子是餐桌上的主角。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求安的孝道文化,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明清之前,饺子还不叫饺子,而是被称为扁食。我国北方地区春节必吃饺子,寓意团圆祥和。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和面的和面,拌馅的拌馅,围在桌边包饺子。边捏边逗,共话新年,其乐融融。
饺子作为我国的传统食物,不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从营养学上来说,也是一种比较符合食物多样性的健康食物。饺子包容性强,小小的皮,可以包住五花八门的馅,要荤有荤,要素有素。
膳食宝塔中的食物,从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少,依次为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及豆制品和油脂类。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属于谷薯类;饺子馅里有蔬菜、猪肉或羊肉等;调饺子馅时人们有时还加点香香的芝麻油。另外,孩子们不爱吃的胡萝卜、菠菜,老人容易塞牙的青菜,都可以通过馅料巧妙地藏起来,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吃下去。
不过要想吃得健康,还得有些讲究。
馅料少放肉多放菜,肉不要太肥,相比之下,蛋类和蔬菜为主料的素馅较为健康。
拌馅时,别放太多的油、盐、酱油等调味品。
如果一次包得较多,需要冷冻保存,但也不能存放过久,以免营养流失。
天津素饺
除夕夜,吃饺子寓意来年平安,包饺子的用料也大有讲究。除夕夜要包两种馅料的饺子——素馅和羊肉馅。素馅代表着素素净净、无病无灾,是在除夕夜吃的,而羊肉馅的饺子则要留到大年初一。
还有一些家庭喜欢在饺子里面放东西。旧时,家长们喜欢在饺子馅里放几枚硬币,谁吃上谁就能有好彩头。
另外,大年三十晚上包饺子的馅儿不能剩下,不然来年有心事。
除了吃饺子,咱天津还流传着各种“年三十儿的老例儿”,看看你都知道吗?
祭祀祖先
大年三十的晚上摆上供桌,把家谱、祖先和神灵的排位端放于供桌之上,再摆好香炉、贡品,叩拜祖先、神灵,祈求庇护家人来年顺利安康。所上的供品不得随意摸动,要等到年后才能吃。
戴石榴花
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家里的老人都要戴上石榴花或者戴聚宝盆的绒花,象征着吉祥如意。
年夜饭不能全吃光
年夜饭一般都会非常丰盛但是晚上的年夜饭是不能吃光哒,要留下一些到初一吃。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年年有余。
发压岁钱
年夜饭之后,家中的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传统民俗中讲究用红色的纸包装着,又称红包。
中国古人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表示长命百岁。“岁”与“祟”同音,压岁钱的涵意就是希望能镇压邪祟,年年平安,晚辈可在除夕夜将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
不扫地不倒垃圾
大年三十这天不能扫地,不能扫炕,更不能倒垃圾,会把财运都扫走倒空。
不动针线
大年三十晚上不能动针,怕扎财神眼。
不说不吉利的话
大年三十这天说话一定要慎重,有些字词,比如“杀、剐、宰、罚、死……”甚至连“被”(背)都不能说。比方饺子破了,要说“挣了”。忌说给炉子添煤,要说添火。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
碎碎平安
忌讳打破碗碟、镜子等玻璃、陶瓷物品等以防破财败运。如果不小心打破了,就用红纸包起来,放在神桌上,默念岁岁平安的吉祥话语,等到初五再丢弃可以补救。
踩岁
大年三十晚上吃的瓜子花生皮儿都要扔在地上,但不能扫,而且要人来来回回地踩,这叫"踩岁“,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踩碎了,来年便能一切顺利。
守岁
除夕夜里把家中所有灯火点明,一夜不能睡觉,灯火亮到天明,称之为“守岁”。
天津旧时的禁忌、老例儿,是民间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一种风俗习惯。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将日渐消亡。这些老例儿,尽管纷繁琐细,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