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吴其轺:三次死里逃生的飞虎队传奇
抗战英雄吴其轺:三次死里逃生的飞虎队传奇
1941年6月22日,成都上空乌云密布,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打破了城市的宁静。6架中国空军的教练机正在执行疏散任务,突然遭遇4架日本神风战机的袭击。在岷江江面上空40米的高度,一场生死较量正在上演。
驾驶其中一架教练机的,正是年仅23岁的吴其轺。面对敌机的猛烈攻击,他的飞机被击中起火,但他并没有选择跳伞,而是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在空中与敌机周旋。最终,飞机迫降在附近水域,吴其轺身负重伤,臀部中弹四处,腿部也受伤,但他奇迹般地在水中获救,死里逃生。
这是吴其轺在抗日战争中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位来自福建闽清的青年,1918年出生在一个乡绅家庭。1936年,正在青岛师范大学就读的他,毅然投笔从戎,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第11期,成为一名空军学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吴其轺所在的航校被迫转移。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他们从杭州到达昆明,这支原本30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1200余人。在艰苦的训练后,吴其轺于1941年从航校毕业,被编入成都凤凰山的“轰炸驱逐纵队”。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年轻的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他驾驶的教练机被击中起火,虽然成功迫降,但身负重伤,臀部中弹,腿部受伤,几乎失去了行走能力。面对这样的打击,吴其轺并没有放弃。他制定了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坚持做几百个俯卧撑,锻炼上肢力量。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重返蓝天。
重返部队后,吴其轺表现更加出色,先后击落日军飞机五架。他四次成功穿越被称为“空中地狱”的驼峰航线,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飞行技术。1942年,吴其轺加入美国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成为第十四航空队第五大队的一员。在桂林、印度卡拉奇等地,都有他驾驶P40战机英勇作战的身影。
在飞虎队期间,吴其轺又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一次是在执行轰炸湘潭日军目标时,他的P51战斗机被防空炮火击中,机身中数十弹,但他依然将飞机安全飞回芷江机场。另一次是在对武昌火车站日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时,他的P51战机引擎被击中失灵,迫降在辰溪县境内一条小溪的沙滩上,幸得当地村民救助。
1945年8月21日,吴其轺迎来了人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他作为押解小组成员,参与了芷江受降仪式。当天上午10点50分,他在洞庭湖上空发现一架悬挂着白布条的日军飞机,随后将其押解至芷江机场。上午11时11分,日机在芷江上空绕场三周,向中国军民赔礼、谢罪、乞降。这一刻,吴其轺流下了热泪,他想起了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
吴其轺的抗战经历,正是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空,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吴其轺等抗战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