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弹丸论破中的希望观:四个主角的深度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弹丸论破中的希望观:四个主角的深度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20766846990680080

《弹丸论破》是一款以“希望与绝望的斗争”为主题的知名游戏系列。在游戏中,一群学生被困在一个被称为“希望之峰学园”的地方,他们必须在一系列的“学级裁判”中生存下来。游戏通过复杂的剧情和深刻的角色塑造,探讨了希望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绝境中的选择。本文将从几个主要角色的角度,分析他们对希望的不同理解。

江之岛盾子:希望是无聊的预定调和

对于盾子来说,她之所以追求绝望,是因为她觉得希望很无聊、很无趣,而绝望带来的混沌更加有趣,能带给她更多未知的惊喜。盾子对希望的认知是,希望是一种预定调和,也就是说在希望之下一切都会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就像是不断重复的游戏流程,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没有任何的惊喜。在盾子看来,希望太老套和常规了,就像是重复观看同样的剧情,看多了自然会感到腻味。因此江之岛要寻求绝望带来的混沌和未知带给自己都刺激,看到更多超出常理的发展可能性。

所以本质上盾子追求的是不可预测、超出常理的未知和变化,放在战锤40k里面,盾子妥妥的会变成一个奸奇大魔。同时盾子认为,希望和绝望是一体两面,不过是一者在表一者在里,越是追求希望,越是容易被绝望侵蚀。同样,追求绝望本身也是一种希望。希望和绝望是辩证统一的。因此要把人打入绝望,只需要先给他们巨大的希望,然后让这一希望落空即可。

盾子的希望观非常新颖,某种角度上讲也确实有启发性,尤其是对于希望和绝望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识破很多pua的陷阱。但是盾子的希望观漏洞也很明显,她认为绝望是不可预测、超出常规的未知,而希望不过是一切都在预料之内的常规套路。但二代的结局证明了,希望也可以是无法预知、超出常规的,真正的希望可以让人做出违反预期的举动,甚至实现奇迹,这是盾子无法理解的。实际上,人的情感总是人最大的变量,人不是总按照利益和理智等采取预期的行动的,人的情感能让人做出违背生存本能的举动,这一点无论是希望和绝望都一样。但盾子只能理解到绝望带来的强烈情感产生的变量,却不能理解希望也能带来作为变量的强烈情感,这就是她的狭隘之处了。

苗木诚:希望是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苗木对于情感的认知是最简单、但却也最强大的。他不会像盾子那样对绝望和希望的关系进行思辨,也不会像狛枝那样狂热地痴迷于希望的意象。对于苗木诚来说,希望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只是一种积极而温暖的情感力量,只要有这种情感力量,他就能勇往直前,战胜一切绝望。对于苗木来说,希望这种情感来自于同伴之间的友谊、信任、团结合作、相互激励和支持。他也曾差点陷入绝望,但雾切告诉他舞园留下死亡讯息的目的是为了救他,这让苗木重新燃起希望。苗木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他身边的人。而这种情感力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因为他选择背负同伴的牺牲才产生的。对于同伴牺牲的不甘、对于幕后黑手的愤怒、对于同伴牺牲自己保护大家的感动和感谢,所有一切情感融合为名为希望的强大情感。因此虽然苗木在肉体上瘦弱,但在情感上却是非常的强壮,能够承受任何的打击。

狛枝凪斗:希望是超脱现实的绝对性理念

狛枝的希望观是最抽象的,因为他把希望视为一种抽象的意象和理念,是脱离具体事物而普遍存在的,是一种绝对性的存在。当狛枝去看一个人或者事的时候,他就会从具体的人与事当中抽取出其中存在的“希望”这一概念,并加以评判。因此在狛枝眼中,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看做是希望和绝望的相互斗争,而绝望只是暂时的,希望一定会胜利。狛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奇特的希望观,是因为他的人生一直被自身“幸运”这个才能所束缚、所玩弄。对于狛枝来说,幸运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神明,颠覆自己人生中的一切,自己却无法与之对抗(详情见狛枝好感剧情)。在这种不安和无力的状态下,他必须抓住某种绝对的、不会动摇的存在,从而让自己能够有活下去的勇气。而对狛枝来说,这种绝对性存在就是希望。无论自己遭遇怎样的磨难,只要希望一直存在,他就可以抓住希望,让自己不动摇。因此与其说狛枝是痴迷于希望或者狂热的信仰希望,不如说狛枝是依赖于希望,希望就是狛枝安全感的来源,就像婴儿害怕离开母亲一样。狛枝这一希望观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狛枝为了抽象的希望,会无视具体的人和情感,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看作实现希望的踏板。本来希望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好。但狛枝的主次却倒了过来,变成人为了希望这一虚无缥缈的理念服务甚至牺牲。其次,狛枝将才能和希望联系在一起,认为没有才能就没有希望,那么为了有才能的牺牲没有才能的人就是理所当然的,这实际上是才能至上论的变种。但实际上狛枝并不喜欢才能(2.5动画),他之所以把才能当做希望的象征,只是因为社会将才能当做评判和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狛枝被社会环境所同化,他找不到其他评判希望的标准,便只能用社会公认的才能这一标准,但实际上才能并非他所追求的,只会让他痛苦。所幸狛枝还是有反思的能力的,在看到苗木的表现后意识到才能不是衡量希望的唯一标准,没有才能的普通人也可能具备希望。而在经历了2.5的剧情后,狛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初心只是想要美好和谐的世界,也意识到了同伴的珍贵。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狛枝的希望观会越来越成熟,从而由希望的狂信徒成长为真正的希望的传播者。

日向创:希望是创造未来的主动意志

阿创在性格上是最接近普通人的,因此他的希望观也是在一步步向前迈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阿创在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希望观。比起有着明确而坚定主张的狛枝等人,阿创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只是拿“才能”这一社会公认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对于有些自卑的阿创来说,这自然会让他感到难受,看不到太多希望。阿创自己的希望观的最后形成,是在七海帮助他击破幻境、鼓励他创造未来之后。因此阿创对于希望的观念受到七海的影响很大,但和七海也不完全相同。日向创的希望观一言以蔽之,就是创造未来的主动意志,包括两个部分——创造未来和主动意志。首先,阿创认为怀抱希望就是要开创未来。他认为希望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不去创造,只是停滞不前停留在幻想当中,自然是看不到希望的。因此对于阿创来说,希望是在自己的行动中被创造出来的。因此这是一种动态的希望观,而不是狛枝那种形而上的希望观。另一点就是,阿创认为希望是一种主动的意志。人不能被动地等待希望降临,必须主动去创造。并且创造希望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为自己的行动感到骄傲,是为了贯彻自身的信念。

总结

弹丸里面有各种性格迥异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希望的不同看法,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主要人物。要做个形容的话,盾子的希望是无聊平庸的,苗木的希望是温暖热烈的,狛枝的希望是虚无缥缈的,而日向创的希望则像锐利的剑,斩断开辟未来的一切障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