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网升级,新增搜索功能助力寻根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网升级,新增搜索功能助力寻根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方网站近日完成全面升级,新增的搜索功能让查询犹太难民名单变得更加便捷。用户只需输入连续三个字母,即可检索到相关的名字记录。这一人性化的升级,为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及其后代寻根提供了极大便利。
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虹口区,这里曾是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的主要聚居地。纪念馆的核心展示内容之一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名单墙于2014年首次揭幕,最初刻有13732个名字。经过数次更新,目前名单墙上已刻有18578个犹太难民的名字。
名单墙的设计别具匠心:雕塑上半部分的海鸥和黄浦江水,寓意着跨洋而来的犹太人在这里找到了庇护。名单墙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许多原犹太难民及其后裔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和家人的名字。
网站升级,服务优化
此次纪念馆官网的升级,重点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和信息检索效率。除了新增的搜索功能外,网站还对基本陈列、馆藏精品等多个板块进行了优化。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和历史资料。
纪念馆负责人表示,此次升级旨在为全球的犹太难民后代提供更便捷的查询服务,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这段特殊的历史,共同维护和平与友善的价值观。
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上海与犹太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但最值得铭记的是二战期间,当整个欧洲几乎都对犹太人关闭了大门时,上海成为了他们的“诺亚方舟”。据统计,1937年至1941年间,约有3万名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
这段历史见证了中犹两个民族在苦难中的相互扶持。犹太难民与上海市民共同生活,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犹太人在上海度过了人生的重要阶段,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如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平台。通过不断更新的名单墙和数字化的服务,纪念馆正在努力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在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不妨前往纪念馆官网查询相关信息。你的每一份记忆,都是对这段历史最珍贵的注脚。